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曾凡 《老区建设》2006,(4):18-19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也与我市建设“五新一好”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农民自主投入,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当前的农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7,(5):24-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和谐,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2007年,古冶区将进一步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由于农民化素质、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新农村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综合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吴伟山 《广西经济》2007,(11):40-41
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全面把握,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重点,是基础工作,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富裕起来,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摆在第一要务的位置来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群众,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地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造传统农业,即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业由产业化向企业化转变。中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农村激发出了活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第二步改革是实行农村合作制,是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第三步改革实行股份合作制,实现农业企业化,就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再创新,它要求农业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关系、优化配置上再突破,带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再激发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根本性提高,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情绪与民生直接相关,农民情绪好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好和地方创造性工作。江苏省把"三化"战略作为江苏新农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把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理性分析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提出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村企互动,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的进一步保护农民的良好情绪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计划建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可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乐亭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曾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基础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下一步新农村建设,要致力于推动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转型、新农民培训教育的转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推手。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架构当中,农村经济的振兴是一个关键的内容领域。推进农业增收,促进农民富裕,加速农村经济振兴之路,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攻坚课题。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振兴的未来发展出路进行了研究,对当前农村经济振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立足于我国现实,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加强农村产业组织建设,走新型集体化道路,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农村富裕劳动力,是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主要渠道之一。欠发达地区要把劳务活动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劳务产业,由农村的“副业”提升为“主业”,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服务业是农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服务业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繁荣捉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因此,中央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这无疑给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发展农村服务业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陈暹秋 《现代乡镇》2006,(11):22-25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实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发展方略,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则是农村社区农民联合的经济组织,它既掌握着土地等集体资源性资产,又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结合目前我市的“三农”发展现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既有“农业”问题,又有“农村”问题,关键则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其它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也相应地会一帆风顺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农民与此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农村稳定是重要前提。实现农村稳定,必须夯实农村基层平安建设基础,牢牢控制农村治安局势,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党建中 《发展》2006,(7):77-78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中央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而且要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其中蕴涵着平安建设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深化农村综合治理,不断推进平安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平安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8.
沙仲才 《发展》2006,(10):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建设新农村,发展生产是关键和核心.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肃已登记注册的县、乡(镇)、村三级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2000多个,包括:养牛协会、养羊协会、洋芋协会、蔬菜协会、苹果协会、中药材协会等,活跃在全省农村经济生活的多个领域,直接为农民供销服务.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环节,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始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几年来,在新时期党的“三农”工作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起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三农”问题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认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