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述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具有定位与通信双重功能,比目前运行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更具有技术与应用优势。北斗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应该说是国家基础资源的保障,也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信息安全传输在北斗导航运输系统中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对开发北斗卫星导航运输业务的应用系统产生了不利影响,有必要对此进行弥补和改进。在分析运输业务现存问题和SSL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和SSL安全协议的特点,提出进行运输信息安全传输的解决方案,并指出实施解决方案的流程和SSL协议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卫星仿真工具包STK,结合国外全球导航系统的技术经验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公布的技术资料,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卫星可见性、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仿真与分析。STK逼真的图形显示提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星座仿真的可视化成效,通过分析卫星可见性及定位精度,能够得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区域定位性能较佳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更为精确的定位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4.
服务支持     
《物流时代》2013,(2):22-22
北斗卫星导航获示范推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1月14日,南交通运输部与总装备部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一个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启动。交通运输部要求江苏、安徽、河北、天津等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今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  相似文献   

5.
车辆监控系统是指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位置信息实时发送至运营平台的车载电子产品。目前,车辆监控系统均以GPS为主导,极少使用北斗系统。文章提出了基于北斗与GPS双模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主要意义是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发展我国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车辆监控系统研究的内容及关键技术,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6月6日,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全国7个区域检测中心之一的华东地区检测中心正式获批,北斗卫星导航产品2201检测中心揭牌,标志着江苏北斗产业基地启动建设。位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江苏北斗产业基地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打造的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有驻区企业50余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人民币,是国内四大北斗产业基地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北斗导航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2013年4月,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南京市计量院、南京信息工程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交通物流运输GIS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对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空间数据的管理,为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在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运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路网采集技术等为用户提供物流运输专题图服务、智能路网信息服务等,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调度、远程监控、统一指挥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智能水运为研究方向,以广西区域港口、西江流域船舶及危险品船舶为应用对象,以"互联网+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研究突破口,通过分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互联网及水运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实现智能化船舶运输和安全监控管理的解决方案,推动"北斗+水运""互联网+水运"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产GIS软件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及3S地质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多种基于GIS研发的地质信息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监测、环境地质评价、工程地质勘察等领域。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日益完善,建立集GIS和北斗导航系统于一体的一体化地质信息化平台,可以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实现海量地质资源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共享。  相似文献   

1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为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部分。当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套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GPS、Galileo、GLONASS以及中国的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综合技术实力能抗衡美国GPS,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巨大市场与前景。文章对北斗技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的战略意义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工岛在完成填岛后,尤其是岛上大规模工程建设后,岛屿的稳定性备受管理者和居民的关注。文章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其高精度定位终端在人工岛安全监测上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监测岛屿变形的连续变化,掌握岛屿结构变化的情况。基于大量的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为人工岛的工程建设、城市管理与维护及其他地区的人工岛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电力行业中应用北斗卫星同步技术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西藏地区电力行业运用北斗卫星同步技术的过程,其目的是完善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从而保证在有线、无线网络失效或者重大灾害情况下,电力系统仍然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产学研合作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管理的内容,提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管理策略,即从文化层面缩短组织间知识差距,建设知识型组织结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粘滞知识顺利转移;利用IT技术促进知识在不同组织间转移、交流和共享;建立促进知识转移的利益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谭智  甄冬松 《价值工程》2014,33(33):209-211
GNSS-Reflection技术是以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微波信号源进行遥感探测的前沿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GNSS-R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海面高、海风、海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将GNSS-R方法和传统的微波雷达遥感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我国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和二代北斗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船联网北斗卫星导航检测终端的概念和系统架构,然后对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联网的硬件终端及嵌入式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指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为提高内河航运服务质量,树立船联网智能管理典范提供了支持,为全流域船联网统一调度提供信息扩展接口。  相似文献   

16.
《大众标准化》2014,(5):66-66
正4月28日,国家标准委、总装备部联合批复成立的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成立的第一个军民共建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部长辛毅出席会议并讲话。田世宏指出,加强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创新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斗卫星的军事物流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常凯  郭瑞勇  郭军 《物流技术》2009,28(9):147-149
着眼于军事物流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整体状况,在介绍北斗卫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军事物流信息平台和工作模式,并详细描述了相关系统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调研国家层面与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实施情况,分析现状,总结问题,从重点领域与重点任务等层面调研整理湖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目前,存在基础研究不足、合作重点领域不均衡、联合研发与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较少、国际性技术转移机制尚未形成的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4点建议,加快省级规划出台推进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构建联合研究模式、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今,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美国的GPS一直占有全球绝大部分市场。2003年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测绘产品提供的图文资料、文字资料无论从精度或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与测绘相关的仪器设备,应用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科技含量较高的仪器设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测绘领域。现如今,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 tem,BDS)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它的建立给导航系统和定位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在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人类导航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