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孤岛式白车身顶盖焊装区柔性生产能力差,占地面积较大。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N300、N31 0车型顶盖焊装区相邻布置,无法柔性生产,随着公司产量的不断提升,对生产节拍、效率、物料缓存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处已经形成瓶颈,严重制约了整个生产线的产能升级。文章经过研究分析,并通过TRIZ理论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装夹具布置方式,实现了焊装拼台的柔性化功能,对其他类似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车身焊装线作为白车身的生产主体,其柔性能力决定了主机厂的生产能力及不同平台车型的生产能力,通过研究白车身焊装线柔性方式,提高柔性生产能力,缩短新产品生产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3.
汽车车身焊装技术是汽车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焊装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水平,满足人们对汽车焊装工艺的需求。文章主要阐述了汽车车身焊装工艺设计的实质、设计内容、遵循原则以及柔性生产技术,以及汽车车身焊装的工装设计。  相似文献   

4.
国内部分汽车制造厂车身柔性线上多种车型顶盖的运送由人工操作,这样会存在车型开发速度快与辅助设备开发缓慢之间的矛盾、人机工程及安全隐患等问题。文章运用轨道机构和吸盘原理,开发一种多种车型顶盖运送装置,达到符合简易自动运送技术的生产要求,满足单个生产线多种车型的顶盖上线及转运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用户对汽车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汽车生产由单一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转为多产品或多样式的订单式生产和非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汽车厂家需要在产品生产的同时保证生产成本的投入,需要在一条车身生产线生产某一平台的多种车型或多平台的多种车型,减少生产线、厂房用地等的投入,对生产线的车型工装、设备及程序调用、人员柔性生产等有着一系列需求。文章针对车身生产线的多品种柔性化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后续的生产优化及后续生产线的投入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汽车车身的制造工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由300~500多个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薄板冲压零件,在有近100个装配工位的生产线上大批量、快节奏地焊装而成;同时车体装配又为一种多层次体系结构,若干零件经焊装成为分总成,分总成又变成下一层装配中的零件。因此中间环节众多,制造偏差难以控制。其尺寸偏差主要源于零件本身的偏差和工夹具定位的不稳定性以及焊装变形、操作及工艺的影响。另外,对于一个新产品而言,车身的制造过程又可分为试生产、生产启动、单班生产及多班生产四个典型的生产阶段。由于不同阶段生产的不同特点,在这四个阶段影响制造稳定性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车身焊装车间生产线上典型夹具结构设计要素进行解析,点评实际案例应用,总结设计经验,避免在开发设计工作中重复出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微车车身焊装线开发中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工艺规范、采用新型输送设备、使用自动焊装置及工装夹具模块化设计等主要事项,可以极大地压缩车身焊装线的开发周期,同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开发成本及运行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焊装多车型柔性生产线的硬件组成及系统控制方案,采用西门子300系列PLC与多功能机器人的组合实现多车型柔性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车身车间主生产线改造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新改造的车身车间主生产线在工艺、工装、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两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经改造后的主生产线具备工艺布局更合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多种车型柔性化生产等优点,达到"生产批量少、生产车型多"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车身车间主生产线改造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新改造的车身车间主生产线在工艺、工装、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两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经改造后的主生产线具备工艺布局更合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多种车型柔性化生产等优点,达到“生产批量少、生产车型多”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5,(30):1-3
汽车制造厂为了开发新一代产品,需要了解即将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并与未来的竞争产品进行质量水平对比。客观性能测试是了解产品质量水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客户要求内容更广泛,形式更多样,而且客户要求是经常变化的,是绝对动态的,所以具有良好的客观性能并非完全能够达到客户满意,这就需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通过与标杆车型静动态商品性对比评价,找出外观造型、车身、装配质量、室内装备、电子装备、操作性、视野、座椅、装载能力、维修性及动力性能、驾驶性、变速器性能、空调、操纵、乘车感、制动、噪声、振动、异响等方面与竞争车型的优势、不足与存在的质量问题,根据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竞争力分析、用户需求关注度排序等信息,建立新产品开发的质量目标、精细度及功性能提升的方向,确保未来开发车型具有竞争力,满足用户需求。随着现代汽车不断向高速化发展,汽车商品性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了汽车前期开发阶段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大批量生产背景下,探索对车身结构改进的方案,让方案满足汽车大批量生产要求,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通过一年度车型开发的过程,详细阐述了车身结构特点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大批量生产背景下,探索对车身结构改进的方案,让方案满足汽车大批量生产要求,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通过一年度车型开发的过程,详细阐述了车身结构特点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器人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中的作用和车身焊接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尤其在车身焊装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机器人在其他领域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速滚床输送系统是现代汽车制造企业自动化焊装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复定位精度对白车身各级总成焊装效率和焊装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高速滚床输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影响高速滚床输送系统重复定位精度的因素,阐述了一种高速滚床重复定位精度在线检测方案,该方案能够实时在线检测高速滚床输送系统的重复定位精度,为高速滚床输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高精度、高质量的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连接板是瓦楞纸箱机生产线上的一个零件,由于加工工艺设计不合理,加上夹具、刀具不能适应加工要求,导致产品合格率不高,严重影响生产。经过努力,改革夹具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车身焊装胶为例,从焊装胶自身材料特性、使用环境、涂胶设备及生产工艺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在汽车车身焊装线生产过程中涂胶质量控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夹具自动切换、夹具的切换方式及切换时间是汽车白车身焊接生产线柔性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结合具体实践,阐述、分析汽车焊接生产线常见夹具切换形式、切换原理、夹具库的布局,以及其优缺点,可为读者提供一些焊接生产线规划设计及改造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N300车型出口海外,同步开发车身焊装线而采用的气动控制滑橇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应用。同时分析了本次工艺的设计难点,即要求生产节拍不高、投资成本低、安全要求高、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等。从降低投资和优化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创造性地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升降动力源+人工托动滑橇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各种气动控制、机械手段,确保员工操作的安全性、便利性,成功地解决了工艺设计难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