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是目前有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群众舆论的热点问题。由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得比较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显得滞后。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就是要尽快结束广受诟病的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政策上的"双轨制"。既要实现社会公平,建立统一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又不能降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员工的待遇。本文试想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意义,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克服阻力的措施、建议,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我国当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轨并行"格局,2014年初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大举措,新政出台,万众振奋,尤其是广大农民。这为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并轨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吃财政饭"养老保险这种人为分离之怪状,何时能够统筹统一、全面并轨,迄今未有具体的时间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险双轨制是大众媒体议论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社会不公,并轨呼声强烈,双轨制体制下各类人群的养老待遇差距大、原因多,应正确看待,破除双轨制应充分考虑各项政策的延续性,妥善解决并轨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之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城市,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却滞后于城市,严峻的现实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然而,在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中,却出现财政严重"缺位"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存在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告别了历史舞台.而本文正是根据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并轨"的公平性主要体现为制度公平、规则公平、交换公平和分配公平,并发现此次改革推行主要面临着具体实施、财政压力、职业年金落实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些困难,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措施,以提高此次改革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不断凸显,社会养老保险的"空帐"问题也日益突出。人社部于2012年6月提出了"延迟退休"的解决方法,引发广泛的社会探讨。"延迟退休"有利亦有弊,但公众焦点从养老金的支付蔓延到养老制度双轨制的公平性,"延迟退休"的实行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制度改革也将是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2):64-66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制度之前实行的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导致了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产生。为了解决双轨制带来的不公平以及养老金发放负担重等问题,我国发布了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并轨,自此我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然而在制度衔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诸多问题,文章通过思考和反思,提出了相关针对性改革优化路径以期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8.
并轨后的考题基础养老保险是国民的基本权利,应当平等享有,并轨很好地解决了原有制度附着在身份上的福利问题。新中国的劳动保险制度,为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打造了一个基本统一的退休金制度。1998年以后,国有企业职工先行进入“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试点较晚,试点期长,出现了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和企业“养老保险金”的双轨制。2014年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了。2014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了。“城市人”和“体制内”等代表特权定义的群体在基  相似文献   

9.
2015年1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的正式印发,我国的养老金"双轨制"终见破冰,扫除了事业单位改革的一大障碍。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配套财政供给方式的改革,将政府拨款转变为政府购买,变养人为养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初步建立起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整体框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的,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把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一种混合模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工业化进程中进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的社会工程之一,我国企业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改…  相似文献   

12.
蔡洁 《企业导报》2010,(5):41-42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高低充分体现了一国社会保障保障水平的高低,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名义账户"制度进行分析,对我国如何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将"名义账户"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应用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种基本制度,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是相辅相成的,经济越发展,改革越深人,越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制度改革越深入,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目前,我国社保体系已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制度也已覆盖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抚恤、救济、住房诸方面,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构成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为了加快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从1997年起,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失业保险条例》、《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及《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巩固改革成果,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要促进养老问题的解决,就势必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而当今我国实行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更成为改革的核心。本文将对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论脉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如何改革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改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等,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上.面对老龄化的严重趋势,建议有下:国家财政应拨款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援助、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筑农村老年人口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多层次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老龄产业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社会保障统筹基本都是市(县)级统筹这一低层次统筹。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市(县)级统筹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运行风险凸现。但由于我国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很难打破,省级统筹事实上存在很多问题,进展非常缓慢。笔者就此进行分析,并对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行提出相关建议。困难养老保险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破除用人单位之间的所有制界限、劳动者的身份界限、用人单位的隶属关系界限,实行适用于各类劳动者的统一制度、统一待遇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管理基金的基本养老  相似文献   

17.
正被称作改革年的2014给了社会许多期待。新春伊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为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迈出重要一步,网友谓之"马年开工,马上有礼"。这个"礼包"覆盖人群众多。从2009年和2011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为走出一条顺应社会文明进步,更新传统养老观念,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实现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解除农民后顾之忧,进而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新路子.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由过去的企业保障体制改为社会保障体制,以省级为单位建立了养老保障社会统筹,普遍建立了"个人帐户".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职工养老保障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从新的视角予以分析,并探索建立符合改革方向、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季。新年伊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4000多万名的工作人员开始为自己的养老承担责任,与企业职工一样,按照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再“高冷”,实现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接上了地气。制度并轨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性质的单位间顺畅流动,为形成真正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扫清了又一道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