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珂 《乡镇论坛》2011,(20):34-34
重庆市铜梁县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通过政府及单位、个人投入资金等方式建设农家书屋。两年来.全县276个村。建成农家文化书屋300多个,为农民就近学习提供了方便。图为高楼镇盘石村村民在农家书屋里阅读图书。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指示精神,国家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有效缓解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转型期问题,本文通过对主要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中情况的研究,分析“村改居”社区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公共图书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其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焕香 《活力》2011,(11):249-24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变化.农家书屋建设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差、发展不均衡、缺乏管理机制等问题.农家书屋建设,要抓好运行机制和配置体系建设,农家书屋读者管理不应照搬县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模式,选择和配置农村急需和适用的图书,管理好、使用好图书,以书为主进行多元...  相似文献   

4.
刘然 《企业导报》2014,(22):118+120-118
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实地走访枣阳市农家书屋工程,分析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特点,切实了解农家书屋资金投入、开设数量、建设状况、设施配备、运作管理模式等信息,在需求导向下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主观与客观结合的绩效评估,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闫占锋 《活力》2014,(2):95-95
一、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不达标。从目前农村已建书屋情况看,书目少,内容单一。就目前农民所需要的书目看主要是科技致富类的书籍。然而,多数农家书屋关于科技致富的书籍非常少,且内容陈旧。据笔者调查,部分农家书屋图书资料很不全,多数只有几百本,远达不到1000-1500本图书的基本要求。很多书屋配有音像资料但没有播放设备。除少数书屋自配有阅览桌凳外,大部分书屋没有桌凳。有的农家书屋只有屋,没有书,宽敞的房间内,只有几个书柜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柜内空空,没有一本图书。村干部说书屋建设时就只配了几个柜子,如果上级来检查,镇文化站就会提前运一些图书来应付。  相似文献   

6.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本文说明了农家书屋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农家书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扶持农家书屋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向全国农村赠送优秀图书和音像制品”暨“光彩农家书屋”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相似文献   

8.
罗晓萍 《活力》2012,(19):73-75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惠民工程"农民书屋"应运而生,"农民书屋"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工程就是通过政府投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满足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自国家实施"农民书屋"工和以来,全国共建成"农民书屋"2万余家,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届时将极大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如何能让"农家书屋"长久发挥作用,如何做好建设、管理、利用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梁向英 《乡镇论坛》2014,(21):48-48
目前,农村文化大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给农村百姓带来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农家书屋建设时基本都是统一的书目、统一的配备标准,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四川省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村到市上领取图书充实“农家书屋”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图书必须尽可能地借出去,不能让图书成为“农家书屋”的摆设。然而,由于高坪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到“农家书屋”借阅图书的人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1.
杜仓利 《乡镇论坛》2010,(29):34-34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将标准化的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今年共投入150余万元,为全区113个村分别添置了3套铁皮新书架及3000余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文化建设热潮,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的文化生活,但也不乏一些地区、一些村干部对文化建设并不关心,因为在他们的跟里,搞文化事业是花钱看不见政绩的事,他们宁肯把精力用在搞面子工程上、搞考核项目上,也不愿花钱办文化,以至于很多地方“农家书屋”的书籍得不到及时更新,文化广场设施陈旧没有经费维修,成为领导视察时的摆设,当地传统文化技艺得不到保护而濒临着失传的境地。如何才能让这些领导干部重视文化工作呢?您有何良策和看法,欢迎来信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农闲时节,甘肃省玉门市农家书屋里热闹了起来。走进玉门市柳河乡蘑菇滩村的农家书屋,可以看到,50多平方米的书屋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几排书架,分门别类整齐码放着3000余册各类图书,几位村民正捧着仔细挑选的图书认真品读着,前来借书、还书的村民更是络绎不绝。这是玉门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惠民工程以来在全市农村中呈现出来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4.
张嫄 《活力》2010,(8):368-368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遵义市新闻出版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王昌卫 《乡镇论坛》2014,(27):11-11
华灯初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兴坪村社区服务中心广场,由村里30多名妇女组成的广场舞蹈队准时演出。她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吸引了不少群众观看。如今,荔浦县已组建80多个农民业余剧团、30支腰鼓队、25支乐队,荔浦的“文化联村”机制,给当地农村带来了文化新气象。 据了解,今年以来,荔浦县积极开展“文化联村”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桂剧团为农村送演出、组织县直机关为农村送图书,每年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捐赠报刊、书籍。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及农民朋友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县直机关还安排经费,扶持其所联系乡村建设“农家书屋”等。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书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服务广大农民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思考如何加强"农家书屋"科学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刘旭东 《乡镇论坛》2010,(23):33-33
笔者在山东省嘉祥县贾桥村文化大院里看到,农家书屋内各种知识类、技术类图书摆满了屋,农民群众不必到县城买书,就可以借阅到各类应用书籍,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的"文化粮仓"。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基层工作,对当前农村文化大院里的各种情况比较了解,国家出台了一些惠农政策,尤其是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农家书屋的闲置问题。 —是没有管理人员。笔者经常下乡,大多数“农家书屋”管理员都是由村干部兼职的,他们本身是农民,有自己家的农活要干,有空了才打开书屋坐会儿,造成想看书的人与管理员的时间有冲突。笔者走过的十几家“农家书屋”里,很多都是晚上才会开门,平时大门紧锁、“有求才开”的情况是普遍现象,只有一些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农家书屋”比较好,在开放时间上和服务上有比较充分的保障,因为大学生村官是单身,有比较充裕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何彬 《乡镇论坛》2014,(27):17-17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桐木村,有位退休返乡的老党员杨昌顺。自2013年8月起,年过六旬的他自荐当起了桐木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从那时起,他每天到农家书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书屋里里外外的卫生和清理书架、图书等,为农民读者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随着农家书屋报纸杂志的增多,书屋的书报夹变得供不应求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报刊一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副自家的山上砍来竹子,自己动手做了几个“土”报夹,方便了书屋报刊的存放与群众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江苏楼市》2005,(11):16-16
河西新城明年计划投资约20亿元,从征地拆迁、基础设施、环境建设、配套项目、居住区建设、北部整合等六方面继续加快新城建设步伐。其中河西中部地区将新开工居住用房1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