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包括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内合选择权风险等类型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表内管理方法和表外管理方法以及资产征券化技术对不同的利率风险进行规避。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内径机制的建设,还需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靳萱 《中国经贸》2007,(8):12-12
7月27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成功发行了首笔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的浮动利率债券,金额100亿元,期限2年,中标利差18BP。本期债券首个计息期基准利率为起息日前-工作日3个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起息日为8月14日,预计首个付息周期票面利率为3.38%。进出口银行本期债券由于品种设计新颖、符合投资者资产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越 《天津经济》2005,(7):39-40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这一利率体系的改革被提到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清东 《中国经贸》2014,(14):117-118
原有的利率管制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和央行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已进入关键阶段,本文结合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孟祥全 《理论观察》2003,(3):103-104
利率作为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率水平的高低,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导向。各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利率政策,擅自提高、降低存贷款利率,将直接影响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研究和解决商业银行执行利率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将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应采取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管,建立商业银行自律机制,规范其经营行为,开展业务创新,全面实现银行业集约化经营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和培培 《中国经贸》2013,(22):105-105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央行自今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在此背景下,研究总结其他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将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了利率管制措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起,利率管制的弊端在积累之中暴露得日益充分,到八十年代以来利率市场化成为世界性潮流。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利率水平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早有呼声,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尤其担心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失控,以至于迟迟未能付诸实践。本文拟就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闻 《辽宁经济》2009,(10):50-50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的变动而使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或收益的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原因,一般可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为缺口风险、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内含期权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再投资风险等。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的变动平稳且易于预测,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是目前学术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改革现行利率管理体制。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和我国当前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可能性的分析,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吴婷婷  陈涛  周莎 《特区经济》2005,(2):247-248
人民银行总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从利率形成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指向目标是要建立以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因素为基础,更多的因素将对市场产生影响,利率变动的频率、幅度均会不断扩大,因此商业银行面临的将是一个更为复杂化、动态化的金融市场价格环境。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利率体制的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文/叶志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利率体制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国家对利率作了多次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利率水平长期储藏低和利率结构不合理等状况,但一直未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率机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姜海臣  宋玉 《山东经济》2004,20(1):39-42
利率是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我国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资本总量小,金融机构媒介效率低,造成利率与经济运行的相关度低,利率弹性机制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不明显,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差。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王再胜 《发展》2006,(9):118-119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确定不移的改革方向,必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全面加速,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的压力将日益加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相似文献   

14.
倪梅 《西部论丛》2004,(7):70-70
1999年11月1日,A公司(甲方)与B银行(乙方)签订一份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贷款金额3500万元,期限1999年10月29目至2000年11月29目:贷款利率按月息4.95‰计算,按月计息,贷款利息自贷款转存到A公司账户之日起计算,在合同有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源 《南方经济》2000,(1):62-64
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低利率的利率管制政策对其经济增长造成了损害。7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改革,实行利率市场化。比较和分析这些国家利率市场化实施的背景、 进程与后果,从中得出一些经验教训。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尚未成熟,应该有步骤地、渐进地层层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一、利率非市场化和我国利率渠道的效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不同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率渠道。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已经实行了利率市场化,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放松了对利率的直接控制,由资金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来动态地决定利率。当然,市场化并不是利率自由化,在整个利率的管理上,仍有一定程度的国家控制和干预,只是国家在调控方式上,采用间接经济调控手段取代传统的直接调控。这种市场化的利率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顺利地承担传导货币政策的任务。而我国利率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初步的市场化主要在货币市场里展开,而在…  相似文献   

17.
单利和复利是利息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发现在使用中存在一些混淆单利、复利的情形,因此,有必要纠正这些对于单复利理解上存在的错误认识。文章通过表格列举分析四种不同的借贷方式各自的计息方法,进而总结规律得出了一个简易、快速的准确判断单复利的方法:凡是每期应付利息以每期期初占用资金为基准,按照约定利率计算的,则为复利法;否则,每期应付利息以第一期期初占用资金为基准,按照约定利率计算的,则为单利。  相似文献   

18.
周维华 《珠江经济》2001,(10):57-59
由于我国从2000年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征收20%的利息所得税,而国债利息收入则免征所得税,且利率略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并可提前支取分档计息,因此,相比较而言,国债这一“金边债券”更加显得“金光闪闪”,以至于今年凭证式国债销售几度出现了排队抢购的热潮,其实,老百姓忽略了一个更具投资价值、更方便的国债投资场所,那就是收益率更高而风险较小的交易所国债市场。由冷转热的凭证式国债为什么以前一度成为烫手山芋的凭证式国  相似文献   

19.
江源 《亚太经济》1999,(6):43-45
进人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改革始终未能突破利率管制的局面。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难关之一。由于利率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因此也就更需要稳步推进、渐进改革,以避免对我国宏观经济行造成冲击。前一阵亚洲金融危机已明确告诉我们,如果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考虑不周全或过于急进,没有建立起一系列配套的体制,就容易埋下弊端与风险,甚至会酿成经济危机。在七、八十代,国际上出现了世界性的利率市场化浪潮,比较和吸取这些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必将对我国的利率改革有所…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利率调整的轨迹及今后利率调整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亚平  杜敏 《乡镇经济》2006,(7):53-54,5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在我国从经济调节的补充工具地位,上升到国家宏观经济的三大调节工具之一的重要地位,利率与国家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对外汇率水平、物价水平的关系密不可分。1996—2002年人民币先后8次降低利率,对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鉴于国际国内经济状况中央银行到2006年4月底先后两次调高利率,必将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笔者从国内外的经济背景分析了人民币利率上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着重分析了最近一次人民币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并对人民币未来一定时期的走势进行了客观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