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表面纳米化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合X80管线钢焊接接头的设计状况,进行表面纳米处理技术的研究,旨在通过技术方案的设计,进行表面纳米技术的运用,提升纳米技术使用的效用性,实现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处理技术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2.
纳米喷镀是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喷涂的形式,以化学反应的原理在多种基材上形成高光亮面的效果,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品的表面装饰,被喻为一种投资少、加工成本低、可以替代传统电镀铬的革新性表面处理技术。文章研究了纳米喷镀表面处理技术的原理及现状,并通过试验验证,探讨其在高端汽车外饰件上产业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康奈尔研究成功一种可用作手机外壳的高性能聚碳酸酯纳米复合材料,开拓了聚碳酸酯的新用途。这个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在开发移动电话机用高抗冲聚碳酸酯系纳米复合材料,已解决纳米粘土的表面处理问题,确保其在聚碳酸酯母体树脂中分散更均匀,并且在工程塑料相对高的加工温度下不分解。与现有方法处理的纳米粘土比,新方法处理的纳米粘土复合材料制备的不褪色或几乎不褪色,而且物理特性也得到改善,特别是韧性比一般PC系纳米复合材料高30%。聚碳酸酯纳米复合材料工业化应用不多,一方面由于较难预测其性能,如能否仍保持聚合物和纳米粘土原…  相似文献   

4.
原位聚合法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聚合法多适用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针对原位聚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处理和在基体中的分散、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结合,以及复合材料各方面的性能改善等方面上,综述了近年来原位聚合法在纳米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日前开幕的CHIC男装展会上,杉杉集团的展位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最被人们津津乐道是该集团今年首推的纳米西服。 据了解,纳米西服是杉杉西服有限公司全面引进中科院二元协同纳米界面双疏处理技术所开发出的中高端时尚西服。据专家介绍,通过这种新技术处理,服装面料及成衣表面将形成类似气体薄膜的保护层,  相似文献   

6.
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有关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方法,包括制备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实现纳米TiO2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与薄膜润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科学技术 (Nano -scienceandtechnology ,Nano -ST)是面向 2 1世纪先进科技物理过程的微观规律的基础。他是从 0 .1~10 0nm尺度上研究原子、分子现象 ,揭示多学科交叉技术。目前纳米科学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有 :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摩擦学。通常纳米材料可分为超微粒子、纳米薄膜和纳米固体三类 ;超微粒子是指采用真空蒸发、金属陶瓷法、原子团束法等制备的 ,粒度大小介于 2 0~10 0nm之间的超微细颗粒 ;纳米薄膜是指采用磁控溅射或化学气象沉积等方法 ,在固体表面上制备的 ,由纳米晶粒组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粉体的分散性和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本文选用价格适宜的脂肪酸作为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进行改性处理,重点考察改性条件对纳米氢氧化镁表面活性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和硬脂酸钠是纳米氢氧化镁较理想的表面改性剂。当硬脂酸或硬脂酸钠用量为纳米氢氧化镁质量的5%,温度为85℃时,改性后纳米氢氧化镁的活化指数可达到100%,吸油量变小,分散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小粒子特征,可以穿越生物膜屏障, 到达传统药物无法到达的人体特定部位,建立起新的给药途径;聚合物载体的多变性又可赋予药物许多新的特点,因而引起广泛关注。按预聚物分散和单体聚合2种方法,介绍了载药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粒子的表面修饰;描述了粒子的粒度、形貌、相对分子质量、Zeta电位及热性能的表征方法;介绍了其应用现状;对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还原法,快速、高效地制备了金@氧化亚铜(Au@Cu_2O)核壳复合纳米颗粒。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实现了Au@Cu_2O核壳复合纳米粒子尺寸的精确控制。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吸收峰随着Cu_2O壳层厚度的增加发生红移,且吸收强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纳米科技与纳米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纳米科技的现状及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展望了纳米生物技术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和纳米材料引进药物学对重大疫病治疗的作用,以及在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润滑材料、催化净化分解炼化厂有毒气体等方面的应用。这无论是对刚接触纳米材料技术者或进行了长期纳米科技工作者,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型印刷技术不断涌现。本文重点讨论微电子工业高速发展衍生出的微纳米压印技术,强调微纳米压印可能在微电子器件制造、有机太阳能电池及高精度传感器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对微纳米压印技术的未来技术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指出微纳米压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纳米TiO2的晶型、粒径与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纳米 Ti O2 的晶型、粒径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 ,指出了高催化活性下的晶型和控制晶型的条件以及高催化活性下的粒径范围和保持粒子分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利用氧化锌脱硫废渣制备纳米级氧化锌,据脱硫催化剂是由w(ZnO)为99.7%的ZnO和甲基纤维素作粘合剂煅烧而成,脱除H2S后变成ZnS,再经氧化成ZnO,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为540℃,煅烧时间为2h,浸取温度为80~90℃,沉淀反应溶液pH=6.5。氧化锌产率达95%以上。产品性能稳定,比表面积达50m2/g,氧化锌含量为99.45%,成本可降低1000元/t。  相似文献   

15.
醇基涂料可以满足铸造性能要求而得到广泛应用,将复合悬浮剂和新型纳米分散剂加入到醇基涂料中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绍了醇基涂料的工艺性能以及工作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提高醇基涂料悬浮性和透气性的具体方法:采用加入更有效的悬浮剂和控制制备工艺两种方法来提高醇基涂料的悬浮性;涂料透气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耐火骨料的形状和粒度,在铸造浇注的恶劣条件下,耐火骨料的变化以及黏结剂的分解使得涂料的高温透气性不同于低温透气性,将有机黏结剂与无机黏结剂混合使用是醇基涂料黏结剂的发展趋势,加入纤维状耐火骨料提高涂料强度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镍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对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粒径的影响,并通过ZetasizerNano-ZS90激光粒度测定仪、D/MAX-2500X型XRD和SEM-4800-I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较窄,且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提高而增大,随流速增大而减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条件下,乙酸镍溶液浓度为0.2mol/L,流速为8.68m/s时制得了近似球形形状、平均粒径为29nm,粒度分布窄的氢氧化镍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相变蓄热材料,加工制作了相变蓄热装置,并搭建了蓄热器热性能实验台,对传热元件分别为光管和波纹管的蓄热容器进行了相变蓄热实验,测量了相变材料的温度并通过数据采集仪进行数据采集,整理绘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时间曲线并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波纹管能够加快热媒体在波纹管中的流动,缩短蓄热所需时间,并且提高放...  相似文献   

18.
为了便于离心泵的结构设计 ,介绍了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泵体的吸入室及吐出管的常用型式、作用及特点。常用的吸入室是圆锥管吸入室和圆柱管吸入室 ,常用的吐出管有侧式吐出管和顶式吐出管。讨论了对吸入口直径、吐出口直径、锥角、扩散角、断面及长度等结构参数的确定 ,给出了计算公式或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fulness of product and variable costs for pricing, product mix, and capacity expansion decisions when economies of scope are present. A numerical examp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sufficiency of product and variable costs are diminished when economies of scope are present, even under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are the most conducive for product and variable costs to lead to an optimal decision. Further analysis of production-related decisions with hard constraints indicates that the usefulness of variable costing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 of a bottleneck activity is also diminished when economies of scope are present. Since economies of scope are one of the primary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firms to produce multiple products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 [Panzar, J., Willig, R., 1981. Economies of scop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 (2), 268–272],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bring into question the sufficiency of product and variable costs for production-related dec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