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高盛"欺诈门"事件由来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纽约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及其时任副总裁的法布里斯·托雷(Fabrice Tourre)在一项债权抵押证券(CDO)交易中欺诈投资者,之后又有多起跟风的股东诉讼案发生,这就是各家媒体所报道的高盛"欺诈门"事件.  相似文献   

2.
高盛“欺诈门”事件一时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事件,人们评判不一,褒贬不一。这个事件引发了诸多思考,其中,如何评价美国的金融监管?(请看本栏目文章《从高盛“欺诈门”看美国的金融监管》和《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新说》)如何看待金融监管和创新的关系?(请看本栏目文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一对矛盾体》)在深层次上,究竟如何看待金融监管本身,什么样的监管是有效的?如何看待在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的金融监管?(请看本栏目文章《让金融监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高盛欺诈门事件使其客户荷兰银行和德国工业银行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但却使自己的另一位客户鲍尔森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高盛真的做错了吗?  相似文献   

4.
王莉 《中国金融家》2010,(6):119-121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起诉高盛公司和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期·图尔在相关金融产品交易中涉嫌欺诈消费者,导致7近10亿美元的损失。案件进展备受关注.因为它恰好爆发在全球经济初现复苏迹象之时,又恰巧撞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枪口之上,高盛很有可能成为奥巴马政府决心进行改革的“试刀羊”。也因此.或将引发新一轮华尔街地震。  相似文献   

5.
王莉 《中国金融家》2010,(6):107-108
当下,全球都在竭尽全力为世界及各国经济复苏而共同努力,然而本次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似乎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强大,后危机时代也不知还要持续多久才能真正接近尾声。近期,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门”案件等一系列后续事件接连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复苏的脚步,也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对金融监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盛事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高盛"欺诈门"事件的爆发又给美国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引起了全球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聚焦,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监管改革方向和进程。  相似文献   

7.
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高盛"欺诈门"事件的爆发又给美国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引起了全球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聚焦,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监管改革方向和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盛"欺诈门"暴露出的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缺陷进行了思考,通过利益相关者主义理论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保险公司治理要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层监管、内控建设与外部监管并重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高盛集团欺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4月16日将高盛集团诉上法庭,指控该集团及其一位副总裁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陷入衰退时欺诈投资者,高盛设计并销售了一种基于住宅次贷证券表现的抵押债务债券(CDO),高盛没有向投资者透露该CDO的重要信息,特别是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国大型对冲基金公司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希腊债务危机因卷入华尔街而再次升级。高盛等主要投行因涉嫌帮助政府设计掉期工具以隐瞒资产负债表真实数字,再次成为舆论中心。这是华尔街继安然事件和次贷危机之后,再次面临利用大范围欺诈手段进行牟利的指责,更有舆论惊曝“华尔街投行‘谋杀’欧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