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疑的年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可疑的年代,这个年代的典型特征是,一个人不再相信别人,当然也不被别人相信。人紧张地生活在一个不信任的状态里,惊弓之鸟一样,我们的幸福感和对于幸福的体验,大多被这样的状态消解了。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幸福的定义很简单……我家在赣南的一个普通村庄,对于我们村庄农民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他们的幸福围绕着自己的人生任务展开。老张是我们村的一位普通农民。2017年,我去他家做客时,老张忙里忙外,泡茶端果子,还满脸笑容地说:"我这是中国式幸福咧!"结婚老张和媳妇儿是那个年代较少有的自由恋爱而成的夫妻,老张  相似文献   

3.
昨天是个广义的泛指,过往的细节与悲欢,显得亲切而沧桑。心平气和的时候,把思想铺成一张情调的网,好筛出记忆的金子。心在左胸里微微地颤,不为别的,单为人世的美。荫丹蓝到棉加莱卡,从一个布衣年代到另一个布衣年代,不少人都是身形为眼的见证。近日,我去到了郊外的一个古镇,去寻找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蓝布年代的场景,并做媒把它们嫁给了相机里的菲林。照片冲印出来了,我才相信正所谓“视觉冲击是感情活动的诱因”,并确定质朴是可以震慑潮流的。善良的造物总会在某些地方为现代的人们做着一些必要的对往日情节的留存。我们意识里的过去又或许仍是别人同代的生活。只不过,井水不犯河水罢了。于是,以清泪感恩,俯身对地细语怀念,“怀念”之于眼前。  相似文献   

4.
幸福时刻     
《走向世界》2013,(27):66-71
<正>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感的流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当我们定格于每一个幸福瞬间时,幸福又是一种感染,是一种会意,是一种能量。我们把这一个个定格呈现出来,就是为了使人们在欣赏中分享幸福。  相似文献   

5.
一个物质贫乏的童年能幸福吗?我现在似乎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对一个生于70年代后期的儿童而言,如果有足够的衣食住行和健康的家庭、自由的空间,他是可以幸福的。对我而言,80年代初的春天,我可以认为田野里的蝴蝶、开着紫青花的苜蓿地、2月的积雪都是我的。大约在6岁以  相似文献   

6.
小康之标     
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时代目标和民族理想;小康意味着什么?是高收入?大房子?豪华车?还是更纯净的空气?更好的教育?更健全的医疗保障?抑或是稳定的生活状态和踏实的幸福感觉?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量化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与瑞典这样的北欧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幸福的理由:幸福是和自己比较,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进步,社会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从点滴去感受幸福,每天都有每天的幸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便已经实现了幸福的很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综览     
《中国西部》2006,(7):126-126
当我们在悄悄(也许是在拼命地)把一个时代遗忘的时候,《中国国家地理》在本期提出了一个我们司空见惯然而又熟视无睹的话题——工业遗产。她让我们正视和开始怀念我们民族的工业史,因为那是我们值得纪念和保护的历史,因为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与瑞典这样的北欧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幸福的理由:幸福是和自己比较,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进步,社会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从点滴去感受幸福,每天都有每天的幸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便已经实现了幸福的很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不丹被外界描绘成一个公民幸福指数最高的穷国家,前一段我和马云几个朋友专门花了五天时间到不丹去考察了解,寻找幸福的踪迹. 经济发展是不是必然带来幸福? 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学伦理问题一开始我们都投赞成票,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幸福,但我们坚持认为经济发展还要兼顾到环境、道德伦理等等,我们可以强调道德、文化,传统,但在经济这块就不可以作为不发展的借口.  相似文献   

11.
阿占 《走向世界》2011,(17):20-21
幸福是我们生活中的高密度使用词汇。我们常说,祝你幸福。我们也常常发现,身边的不幸福事件此起彼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几行对于幸福的极度憧憬,甚至让诗人海子搭上了性命,从此再也不问春暖与花开。  相似文献   

12.
京津之间,一座年轻美丽、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城市,矗立在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中部。这座由龙河与凤河交汇塑造的明珠之城,一个口号正在叫响:幸福廊坊,龙凤呈祥。让“幸福廊坊”成为响彻京津冀城市群的靓丽品牌是每个廊坊人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你能坚守吗?     
<正>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我们会思考,我们也会追寻。每个人的幸福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幸福的指标也就不一样。农民拥有一个丰收的麦季,他是幸福的;生意人赚了钱,他是幸福的;警察侦破了刑事案件,他是幸福的;律师打赢了官司,他是幸福的;小朋友得到了幼儿园阿姨的夸奖,他是幸福的……那么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充满压力的时代里,有多少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找到幸福呢?尤其是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个人的具体年龄,但你怎么衡量一个人到底有多幸福呢?幸福到底指的是什么?幸福不是因人而异的吗?  相似文献   

15.
老子和梁漱溟先生虽然不在同一时代,但他们在乡村自治思想上有许多相近之处。老子和梁漱溟同样生活在社会动乱的年代——礼崩乐坏时期和军阀混战时期,同时追求一个自由的社会。虽然他们所期盼的理想社会在那个年代都没有实现,然而他们的思想对今后我们乡村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实说,对于小人物的幸福我们的确很难理解。这正应了一个中外都在流传的说法,幸福和人的收入、地位无关!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是央视2014年春节前后的一个随机调查问题,一提出来便遭到诟病甚至嘲笑。有名人直截了当地驳斥说,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幸福不幸福纯粹是个个人问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里,我不想搀和进去就问题本身成立与否争论,想要说的是,在  相似文献   

17.
新论点     
初级阶段理论并非暂时退却 龚育之指出,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我们现在是在向后退。他们认为只有五六十年代搞的“一大二公三纯”才是理想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一时还达不到,就先后退一步。这样,就把初级阶段理论理解为一个权宜之策,一种暂时不得已的退却。初级阶段理论是开拓前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顾园园 《黑河学刊》2009,(2):137-139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他详细阐述了幸福论及友爱论思想。幸福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的目标,而友爱一直是人类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它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友爱可以使得幸福更加完满,缺少朋友的友爱,我们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就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读者评刊     
《中国老区建设》2015,(3):62-63
资源开发政策应向老区倾斜读了2015年第1期《达州的苦恼》一文,感到贵刊是真正关心老区的杂志。达州市在资源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在其他老区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地方政府要出台有利于老区资源开发的政策,扶持老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朱霆)默默无闻的老区人民也是名副其实的英雄第1期的卷首语说明一个道理,革命烈士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但那些在战争年代,默默无闻地作出贡献的老  相似文献   

20.
新书速递     
《中国报道》2011,(9):83
《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郎咸平著东方出版社2011年7月版2011年,中国的经济依然复杂,但老百姓表现得似乎很"淡定"。在我们的国民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觉得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有38%,觉得一般的有40%,而觉得自己很幸福的,竟然不到4%。一个是"淡定",一个是"不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