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应当围绕市场经济形势,传授科学生产技术知识,使农民进行产业化生产,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农民向小康生活水平发展.这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远程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李宏 《乡镇经济》2004,(12):47-48
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不足,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素质十分低下,这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新形势下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就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存在许多难点,农村成人教育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笔者认为,发展远程教育是解决…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尽快为农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对于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探索发展新路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廷柒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15-117
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必须正确认识农民素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科教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而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又取决于农民的科技素质。为此,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提高农民基本文化素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农民专业素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民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万丽娟 《老区建设》2008,(22):41-42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但农民整体素质的低下和劳动技能的缺乏,使得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首先谈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影响农村成人教育的原因,最后依此提出解决农村成人教育问题的一些对蓑。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经营管理能力弱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大农村人口调控力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女性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求,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目前越南建设新农村的进程正在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问题,如:教育的质量水平还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知识较差、落后的社会心理、小农户生产性的意识等等。笔者深入分析越南农村劳动素质的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如: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帮助农民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硬条件"以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朱珺 《老区建设》2008,(8):47-48
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发展农村图书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是决定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措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力素质越高,推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越强,农民增收就有了不竭的源泉。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  相似文献   

11.
陈玉玲 《新西部(上)》2010,(2):121-121,128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其次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注意推进农村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形式,全面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2.
钢花 《北方经济》2006,(12):3-4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而严峻的问题,而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内容.本文强调农民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强调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首要结构,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根本"的论点.这一论点突破了以往从生产力角度,以产业结构或投资结构为核心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局限,揭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其不在于生产力、资本或资金等物质力的增长,而在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裴丽 《黑河学刊》2012,(9):56-57
近年来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现象。根据其主要表现政府应从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农民利益诉求机制,提高乡镇基层干部素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等根本途径入手进行规避,力求对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是决定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农民的内涵,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农民的培育思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加强农村各种技校建设和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变农民当前的落后观念;为培养农民精英服务农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而严峻的问题,而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内容。本文强调农民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强调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首要结构。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根本”的论点。这一论点突破了以往从生产力角度,以产业结构或投资结构为核心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局限,揭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其不在于生产力、资本或资金等物质力的增长,而在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我国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依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握农村基础地位,增强政府责任,打造绿色农业。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韦金红 《发展》2008,(1):126-127
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农村,所以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文华  范中方 《科技和产业》2009,9(1):92-94,107
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大财政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对欠发达省份的省属大学的实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技能,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办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民的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