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浙江省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选取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仍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但该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逐步缩小;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前50年,我国经济发展至少面临三大瓶颈: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本文以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反映我国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指标,以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反映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指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国民经济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指出要从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有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优化我国产业内贸易,特别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演进,本文通过对比1997年和2007年四川三次产业分别占GDP的比重和占劳动力的比重,分析十年间四川产业结构的变化。还采用1978年到2009年四川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分析三次产业相对顺序的变化。采用四川三次产业从1993到2009年数据,利用EXCEL、SPSS、MATLAB软件为分析工具,建立回归模型,找出四川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四川今后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林 《商业时代》2021,(2):171-174
本文以资源、环境约束为视角,基于TOPSIS模型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以主成分分析挖掘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性影响因子.研究结论表明:首先,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最高的为北京市,最低的为海南省;其次,泰尔指数、耕地面积占比、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社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增长点。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0.4万亿元,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已突破6万亿元;1995年~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了15倍。其中,1995~200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了2.5倍;2000~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又增长了5.8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8.4%提高到2009年的12.6%,并在2003年一度达16.1%的比重。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三大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明显过大,“高碳型”发展特征依然明显。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江苏能源消费、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关联度最高,其次为第三产业,为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在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中,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的变量,并运用Eviews6.0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回归以及格兰杰检验,得出结论: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滞后期为23年时互为格兰杰原因,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针对湖北省产业结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产业结构分析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90年中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是27.10%、41.30%、31.60%,2008年分别为11.3%、48.6%、40.1%。2008年与1990年相比,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1990年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比重分别为60.00%、21.43%、18.56%,2008年的分别是39.6%、27.2%、33.2%。  相似文献   

9.
海南建省30年,产业结构布局对海南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海南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还很弱小,第三产业作为海南支柱产业有很大潜力挖掘;另一方面,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分析来看,海南三大产业布局合理,产业结构变动对GDP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小。所以要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形成规模效应,发展三大产业结合的反哺模式,打造区域产业制造商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和就业人数的各项统计数据,建立了地区就业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图表;借助计量经济学的最小二乘法,建立各地区就业率以及三次产值比重结构的实证模型,动态的研究了三次产业所占GDP产值比重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最终得出:地区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对我国地区就业率有负影响,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对我国地区就业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保持三大产业结构的基本协调,是促进省域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在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农业结构比重的降落,是现代产业结构变动的必然趋势。然而,就湖北省来看,1993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降落了13.8个百分点,这个降速是否合理,对此应作具体分析:一方面,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增强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使其发展速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市提出了“首都经济”概念,首都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发达的开放性经济.首都商业在首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贡献率高低直接影响首都GNP的总量,同时其发达程度也制约着首都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因此,必须按照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和调整首都商业发展的结构与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业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上海服务产业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1998年为47.8%.服务业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有重要作用,因而,对企业来说,服务品牌对服务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产业结构已初步实现高度化,但仍有优化升级的空间.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下称"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按照在发展中优化结构的原则,调整方向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基本不变,第二产业下降15%,第三产业提高15%.同时,第一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体系;第二产业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第三产业则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崔新生 《商业时代》2005,(36):68-68,70
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就业比重两方面看,目前广东第三产业比重水平偏低,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偏高.因此,对第三产业的及时调整是广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分析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基础,并用我国1980~2010年实际有效汇率与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四个变量分别作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得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效应,有利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发展服务外包对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研究费用、研究人员、高级劳动力和产业价值链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从实证研究得出,江苏省服务外包对这些指标的相关系数越高,就越说明承接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展规模经济、建设企业品牌、注重人才引进等措施,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在广东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总量占全省八成以上,而且比重稳中有升,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群赖以存在的纽带--经济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应从产业布局的调整、外源内源结合、内涵式高级化、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等方面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从制度约束的视角对FDI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应用1985-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FDI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增加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FDI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呈边际递减规律(倒U型走势)。产生这种效应与FDI的资本供给、技术进步、收入漏出效应有关,也与中国金融偏向政策等制度约束有关。政府应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并加强产业引导,同时着力改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转方式 调结构 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济宁市紧紧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实施节能减排。2006-2008年3年间,全市工业年均增长23.1%。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54.1%提高到现在的6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5.6%提高到32.6%。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耗持续降低,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标煤由2.94吨降到2.29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