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元媛  赵玉林 《特区经济》2007,219(4):89-92
德国经济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的集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本文从分析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着手,考察和总结了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突破带动经济增长效应的规律和经验,并指出对于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并突破性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鑫 《特区经济》2009,(6):263-265
我国正发生产业区域梯度转移,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作用,并指出当前中西部地区违背产业集聚规律导致产业承接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集聚政策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对旅游产业的集聚问题涉及较少。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与集聚机制。作者认为,资源禀赋与区位因素是大城市边缘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原始动力,而制度因素的介入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市场因素则是大城市边缘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4.
没有绝对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相对优势产业,营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吸引人才。具有绝对人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应集中发展优势产业,转移相对落后产业,破解"民工荒"难题。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跨国公司的介入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跨国公司的视角分析产业集聚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时它是一种典型的节能产业,因而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意产业中的部分产业类别同其他"知识产业"一样具有高度集聚性、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瑛 《特区经济》2005,(5):338-340
产业集聚是产业演化发展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具体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和科研中心等机构,高度地密集在一起。从本质上说,产业集聚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着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国内有代表性的产业集聚如珠三角外向型工业集聚,浙江轻工业集聚和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聚等,在长期的发展中获得了成功并保持了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文化产业集聚的EG指数和CR指教对中国文化产业2007-2011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在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对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及集聚趋势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源市场效应是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向心力的重要来源,知识溢出、要素共享等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集聚网络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网络化能使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新的高度,成功的网络能使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有效结合起来产生协同效应,使产业集聚区科学可持续发展.中原城市群在建设过程中依据自己地区的比较优势,构建了不同的产业集聚区,文章从复杂网络结构特性出发对这些产业集聚区内部厦不同产业集聚区之间网络化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经济理论在空间外部性假设下,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共同构成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主流理论.本文从研究范式与特点、空间外部性的提出与发展、空间外部性来源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基于外部性假设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历史脉络、最新进展及主要结论等做了系统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探索"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可概括出产业集群的七大特征,在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概念相联系基础上,将此七大特征动态化,使之按照一个自发秩序分解出三个主体性特征和四个辅助性特征,从而铺陈出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可得到一条从企业集聚到高级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路径。继而,从块状经济定义入手,剖析出其四大特征,由此区分出块状经济发展的四个层次;而依据块状经济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概念特征的交集,通过理论概括与分析,给出不同形态的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路径,并由此表明推动不同层次的块状经济升级,应着手之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梁萍 《中国经贸》2013,(2):85-86
在以往园区的建设中,对园区企业关联度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培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园区成为各类企业的简单扎堆,园区发展受到抑制。现在各地园区都纷纷提出了“二次创业”.云南的园区也在新一轮的建设中注重竞争力的提升,注重产业集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本文在对云南产业集聚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善华 《特区经济》2008,(10):13-14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均表明,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从产业集聚理论角度出发,以广东为例,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探索了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一些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广东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地理上的层次性,提出了加强和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地缘空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工业的产业内涵、概念的认识不一,但创意产业已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育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这与上海独特的地缘空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交互性,使经济发展的各要素能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流动和集聚;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也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海派文化也构筑了富有上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特别是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移民城市的特点,为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集聚了大量的多元化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发展阶段,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嘉兴市秀洲区在这一轮产业竞争中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能否实现区域特色规模产业在产业总量和产业层次上的新突破。发展区域特色规模产业要立足“小企业、大集聚;小产品,大产业”的战略,立足秀洲区现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实施“双轮”驱动,全办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两项基础工作。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产业扩张推进区域集聚。要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从有利于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全区五大产业集聚发展作出优化布  相似文献   

17.
时展  李强 《新疆财经》2007,(1):20-23
本文采用横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线性模型及逐步回归方法,并结合怀特(White)异方差检验,对影响我国FD I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当前影响FD I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产业集聚,其中FD I自我积累的因果效应和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文化产业集聚园的经营形态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企业集聚和企业总部集聚,第二种是交易平台的集聚,作为一个产业或者多个产业的主要交易基地,第三种是专业化的产业链形态的企业集聚园。但是,目前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否则在今后做产业集聚园时会有很大的盲点。  相似文献   

19.
集聚经济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直接体现出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合理性、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本文通过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计算,发现成都市内部集聚经济、城市集聚经济在近几年有所发展,总体集聚效应呈上升趋势,但布局集聚经济略显微弱,工业总体集聚效应良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