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产出效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邓进 《南方经济》2007,5(8):56-64
本文运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在测算研发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柯布一道格拉斯型研发生产函数.研究了研发生产的要素投入问题、研发生产的性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中,研发资本的贡献高于研发人员的贡献,研发生产过程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2)外资产权、企业规模对研发产出效率呈显著正效用;国有产权、以企业数为指标的市场结构以及绩效(利润和税收)对研发产出效率呈显著负效用:(3)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产权清晰度较高.对研发产出效率负面影响较小;法制不健全、政策不稳定等外部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产出效率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陈春根  杨欢 《特区经济》2012,(10):248-250
本文以1996~2010年数据为样本,将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影响;同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五大细分行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FDI对五大细分行业的显著性影响程度不同。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子颖  徐晨 《科技和产业》2022,22(5):192-197
科技创新能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支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时滞效应为前提,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构建两阶段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结果表明: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整体效率偏低;大部分城市存在重视技术研发而忽视成果转化的问题;研发阶段主要依赖规模经济效益,转化阶段纯技术效率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大部分企业的创新效率有待提高。研究成果为不同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4.
魏巍  符洋  杨宇  杨彩凤 《科技和产业》2020,20(10):54-59
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2010-2017年的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究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研究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可分为粗放型、高研发低转化、低研发高转化、集约型这四种产业模式,不同阶段存在投入产出不匹配、投入冗余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及其规制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更是表现在多个方面,并已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健康运行和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设计一套适当的规制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利影响。本文分别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研发阶段、孵化价段、风险投资价段以及产品销售阶段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法(Shift-Share Method),对深圳高新技术制造业内部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定量分析,并与相关城市各产业之间进行了横向对比,发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基础、研发投入、产业发展环境及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内部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要对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促使各产业部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实证检验了长三角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贸易竞争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对长三角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对出口竞争力提升作用不明显,R&D的增加对出口规模和出口竞争力提升作用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SFA模型对连云港市2010—2016年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与产业创新效率具有相关性,对于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具有正面影响,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产业研发投入需要进一步强化引导作用,内部研发队伍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效率DEA法测度泛珠九省在2007—2016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并采用M almquist指数法考察效率的动态变动情况,最后采用Tobit模型验证协同创新效率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泛珠九省的创新效率总体上趋于改善但也存在短期波动,其中贵州、海南两省的协同创新效率相对最低,而广东省的协同创新效率是泛珠三角区域中最高的.技术进步对协同创新效率的作用最明显,技术效率变动的贡献度却较小,这说明从管理和制度改善方面挖掘效益尚存在较大的空间.高校参与合作及转移知识的能力、企业吸收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产学研合作关系对协同创新效率的改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的作用最为明显,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效率指标体系.选取5个环境变量,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7年中国30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再分为东北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之后,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效率值较之前明显下降;企业数量、科技孵化器支持和政府财政支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学历人员和宏观经济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四大区域之间创新效率也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东>中>西>东北.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诚  张瑜 《世界经济研究》2012,(2):57-63,88,89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 1995~2008 年中国高技术产业 17 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 FDI 知识溢出和自主 R&D 投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资企业自主 R&D 投入是形成其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外资企业 R&D 活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  相似文献   

13.
雷欣  陈继勇 《世界经济研究》2012,(8):62-67,74,89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率、相对技术效率水平以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都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新兴的研发和技术因素逐渐取代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传统因素,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据此本文认为,对于外资利用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本地区的相对技术效率水平、加快推进本地区的技术进步幅度,以提高本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基础上,文章运用高技术产业1998—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内部和外部获取途径对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出口学习效应、用户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技术溢出在激励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存在负面效应;购买国内技术并没有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了若干加快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d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 "s innovation prospects by examining how variations in institutional quality within China impact on the R &D efforts of firms located in different provincial regions.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roles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ownership types and market structures are revealed, which provides interesting insight into firms " R&D behavior. The key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stitutional quality positively affects the decision offirms to engage in R&D activities. Once firms start to engage in R &D, the subsequent expansion of firm-level R &D intensity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market structure.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domestic institutional quality is the first critical step toward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knowledge-intensive economy in China. Efforts to nurture market development are also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this goal.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7—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地区面板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理论基础,采用系统GMM计量回归方法,对我国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采用DEA分解方法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方面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购买不利于自身生产率提高;2、自主研发与国内技术购买交互项回归系数不显著,其与国外技术引进的交互影响为负;3、将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后,国内技术购买更能促进技术进步而国外技术引进更能促进技术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国家高新区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载体,文章利用2001-2014年我国261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从TFP的分解项来看,高新区设立促进了所在城市规模效率提高,却抑制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作用具有显著城市等级异质性,在高行政等级城市设立高新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运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土地转让数据、城市专利数据等进行机制分析发现,企业间资源错配和土地价格扭曲降低了技术效率,而技术创新下降和产业升级钝化是抑制技术进步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CSCD数据库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跨国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国际文献引用发生的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其总效应与国际贸易和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相当,显著高于FDI,但低于国际专利申请;比较其不同作用机制得出,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效应和人力资本增值效应显著高于R&D效率提升效应;较之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利用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的创新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3~2008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3条渠道传递的国际R&D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无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却显著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利用3条渠道的国际R&D溢出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彤  崔昊 《世界经济研究》2012,(10):60-67,86,89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将人力资本溢出引入了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范畴。前人仅研究了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而本文还研究了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发现:(1)在本文的研究年限中(1985~2008年),整体而言,东道国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和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中国技术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2)对于逆向研发资金溢出而言,中国的人力资本可以形成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使得逆向研发资金溢出对国内技术有正向的影响,存在国内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即,从2001年开始,逆向研发资金溢出经过国内人力资本的吸收,对国内技术水平有促进作用;(3)对于逆向人力资本溢出而言,中国的研发资金存量可以形成一定的吸收能力,为使得逆向人力资本溢出对国内技术有正向影响,存在国内研发资金存量的"门槛效应",即,从2004年开始,逆向人力资本溢出经过国内研发资金存量的吸收,对国内技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