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史明灿 《特区经济》2010,(8):191-192
经过30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面对农村经济新的形势,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欲实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强化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新型农业结构。而要实现农业结构转型,就必须有促进转型的动力因素支持。本文以中牟县特色农业专业村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农区村域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指出要有效地发挥结构转型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键任务在于完善结构转型所需要的一系列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付华 《开放导报》2021,(4):71-79
增长极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特区、开发区和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可以发现,这些区域增长极不仅是我国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在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新的增长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体制创新形成动力机制,推动经济要素集聚与产业发展.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应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极,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忠  史金鼎  李继龙  江慧 《发展》2005,(9):49-50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主体作用,才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与金融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作用,笔者对甘肃省张掖市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创新融资机制、加快经济发展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助推乡村发展添加新生动力。本文基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深入研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动力机制,探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共生”与“错位”运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助推乡村振兴的生态体系,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有助于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推进公平市场准入,积极构筑有利于民营经济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民营经济的融资体制机制,健全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公共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军 《改革与战略》2007,(2):99-101
解决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各种动力来源进行整合,形成高效率的动力机制.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产业对接促进农业发展、以空间集聚带动乡村繁荣,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而完善农村教育培训和社保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县城设施建设和经济集聚程度,则是激活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吕元琮 《发展》2002,(1):5-6
企业经济发展固然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关,但经营者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如何构建企业经营者动力机制,以便充分调动其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动力机制的构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选聘机制现行的由各级党委和政府任命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的做法,存在严重弊端:一是非公开平等竞争产生的经营者,往往其思想和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不能保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具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式经理”,缺乏风险意识和内在动力,企业经营不好不会影响行政级别,存在“易…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甘肃经济发展长期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因为它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从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背景和现实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发达地区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提出从甘肃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依靠体制、立法、政策和经济体系、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等机制推进循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强化街道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南京市从2015年起全面取消了城区街道经济指标考核,城区以街道为主抓经济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当前,南京主城区发展面临着增长的压力和转型的阵痛,特别是取消城区街道经济指标考核后,主城区经济发展动力将进一步丧失,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研究如何加速主城区经济转型,构建以功能园区为主体的城区经济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综观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严重滞后,根本性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缺乏动力.如何发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政治健康、顺利、稳定发展成为广受国内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现状的分析,在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促进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良性运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和创新是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的主题词和聚焦点。为此,宁波江北区区长丁晓芳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关键是要从区域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来破解阻碍江北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区上下主动发展、加快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2015,(2):22
新常态的来临,带来了浙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塑,无论是资源要素供给、市场需求趋向还是宏观政策导向,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时间进入2015年,也意味着浙江经济将步入更深层次的新常态,提质、增效、升级的任务将更为艰巨,全省各地也将由此迎来一系列全新发展命题。以适应新常态为转型动力,以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发展抓手,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持续深化住房供给侧改革,以建立和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发展方向,对于缓解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山市住房租购制度改革,运用流动人口购房的动力机制理论,深入探讨改革对流动人口购房的影响,为解决目前中山市住房租购制度改革存在的住房租赁市场仍不规范、制度改革宣传不到位、尚未形成改革合力等动力机制问题,提高流动人口在中山市的生活质量水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恩成 《改革与战略》2012,28(11):41-44,77
改革机制是对改革过程进行激励的条件和手段的总称 文章从分析改革要素和改革过程入手,将改革机制细分为动力生成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以此为框架,提炼出滨海新区构建综合配套改革机制的经验和做法,进而指出其在主体积极性、组织投入、方案设计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成因 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动力生成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以激发改革主体参与热情、加强改革组织投入、提升改革设计水平和建立改革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解析,论述了区域经济基础、科学技术、人才资源、区域政策、企业集聚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角度深入剖析了构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论述了构建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应首先从构建西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等一系列战略决策,从而使我们更有效地投入到西部经济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开展宣传、普及相关知识、阐述其重要意义和进行研究探讨之外,很重耍的是要解决机制、体制和法制的问题。因为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正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编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及经济力量、社会变革都会影响传播活动。广东经济发展引发了媒体创新并形成了良性互动。媒体创新体现在媒体数量的增长,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对受众的引导等。广东媒体创新的动力是经济发展,创新的路径与一般的创新类似,诸如体制与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等。广东媒体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对全国其他媒体的改革影响巨大。广东经济发展也带动了知识沟的缩小,反过来,知识沟的缩小又引导媒体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部门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劳动力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转换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结构失衡问题十分常见,进而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因此,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营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行  赵文秀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96-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许多民营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低下、发展动力不足,造成"短命"现象.文章将分析民营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韩国经济循环增强动力机制和韩国产业更新升级的动力机制概括韩国经济发展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韩国经济创造生机、逐阶提升的时序演进规律性。主要启示是:要综合配置资源,形成循环增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顺应环境变化而创新;扭曲的经济要及时矫正;要从国际竞争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动力;要通过竞争培养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