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有关调查结果证实,在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的疾病中,有70%以上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传染性病原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而为了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在水产动物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各种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和工具、养殖动物的苗种、饵料以及食场等进行消毒处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国内养殖业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高密度集约养殖,并大量使用人工饵料。这种养殖模式容易引起藻类繁殖过多,严重时甚至产生"水华"现象。所谓"水华"是指水体因藻类过度繁殖而呈现藻色的景观,它主要是一些单细胞藻类大量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单细胞藻类作为活体饵料,具有营业全面、适口性好、方便摄食、容易消化、改善水质等诸多优点,对海产经济动物的养殖,特别在育苗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环节多、操作繁琐,要想取得成效,确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本文从藻类培养生产实践出发,对科学培养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正>8水色发白池塘水体水色发白在养殖前期通常是由于浮游动物过多或者浮游植物突然大批死亡,单细胞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所致;而在养殖后期因为天气突变、溶氧缺乏、毒素增加、代谢障碍、摄食投喂、消毒治病不当等也可造成单细胞藻类非正常大量死亡,进而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进入水产养殖的“黄金”时期,各种饵料生物旺盛生长,水产动物新陈代谢加强,摄食量大增,生长加快,同时也带来养殖水体容易恶化缺氧,病害微生物活跃,鱼病容易发生,尤其梅雨季节,多阴雨,少太阳,空气湿度大,大量雨水形成地表水夹带着多种物质流入养殖水体,使养殖环境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水体颜色的变化是由于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运动以及它们生理的变化引起的。浮游植物(藻类)不仅是鱼类和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而且还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淡水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对溶解氧(DO)的影响很大。在自然条件下,静水养鱼池内溶解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户往往加大养殖密度,大量使用饵料、药物等投入品,导致池塘有机物含量急剧升高,水体不断恶化。有机物是水中藻类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物质基础,是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适量的有机物可促进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腐烂的残存饵料、生物代谢产物及生物残体大量沉积,导致水体的理化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有害藻类及病原菌大量繁殖,养殖病害日趋严重。此外,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量排放,对水产养殖水源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过量使用,造成了水体的二次污染,导致水产品中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9.
<正>水体颜色是我们经常用以判断水质好坏的依据。根据水质的优劣,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一、茶色或茶褐色此种水为养殖的最佳水色,水质"肥"、"活"、"嫩",水中的主要藻类是硅藻,这些藻类都是部分水产动物幼体的优质饵料,能够很好地被水产动物所消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工生产企业的增多增产、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对渔业生产的大量需求,一些养殖生产者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与环保生产的要求,高频度地大量使用某种饵料,造成养殖水体中营养成份含量过度增加,水体生态平衡因子失衡,使养殖水体生态功能退化,最终导致渔业生态环境质量恶化,不良藻类往往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的生长,导致水体的自然生产力下降,致使水华发生频率和面积不断扩大,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致命性危害。虽然有过不少受害报道,但是仍难引起养殖业主的注意,以至此类现象屡屡发生,愈演愈烈,甚至造成残酷的损失。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水体水华现象的发生,避免危害,加强本方面的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培养优质的养殖水体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真正的养水主要就是养增加水体内的浮游生物的数量,提高水体本身的增氧能力,促进水体各种物质的循环;同时直接增加了饵料生物的数量,为养殖动物提供营养优良的食物,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态水环境。因此,通过合理施肥,培育优良藻相,对养殖的成败起决定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优良的开口饵料,可轮虫对养殖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却没有太多报道。现对其造成的危害、造成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轮虫对鱼类的危害及鉴别诊断1、危害。轮虫大量繁殖会使水中溶氧迅速下降,水中藻类、轮虫会因溶氧不足而大量死亡,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由于水质严重恶化而发生死亡,对渔民造成损失。溶氧较低时,一些鱼类(淡水白鲳、鲢等)会摄食水边的轮虫,使水产养殖动物吃食不好、溜边、浮头。轮虫摄食大量藻类,藻类生长不盛,会使水体中初级生产力大量减小。  相似文献   

13.
<正>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因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不良藻类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的现象。这种不良藻类的大量繁殖会严重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  相似文献   

14.
<正>酵素菌生物有机渔肥,是根据我国养殖水体理化性质及生态学特点,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以多功能酵素菌为核心,以优质有机质为载体,复配适量无机养份,形成的一种高效生物有机-无机渔用肥料。渔肥中的各种养份配比合理、形式有效,能快速促进单细胞益藻的生长,有益菌、有益藻双重调节水体环境和养殖机体环境,实现健康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5.
《渔业致富指南》2002,(17):50-50
<正> 一、用药方法 1.浸洗法或药浴法 方法:将动物集中在较小的窗口内,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短期的强迫药浴,以杀灭动物体外的病原生物。 优点:用药量少,不影响水中饵料生物的生长。 缺点:不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 适用范围:转运或运输前后以预防为目的的消毒。 注意事项: 流水养殖的水体内,降低水位,停止流水或减慢流速后全池遍洒药液,浸洗一段时间后再恢复水位和水流;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当前各地施用生物鱼肥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专题编辑了"施肥养鱼技术各问",将分多期刊出,请关注。1.为什么要在水体中施肥?各种水产养殖对象都是异养生物,其生长的物质、能量需要完全依赖于食物——外源性饵料。除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主要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外,天然饵料是水产养殖生产中主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基本食物。在苗种培育、大水面天然增殖、以滤食性水产动物(鱼、虾、蟹、蚌、贝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水体,若能及时地、保质保量地供给天然饵料,满足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从多年养殖生产服务实际工作中总结得出池塘施肥需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一、少量多次,少施勤施。这是水产养殖中施肥的原则。勤施、多次可以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满足饵料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需要。少量、少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大量  相似文献   

18.
<正>轮虫是一种微小的多细胞动物,其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生物。轮虫是鱼苗优良的开口饵料,摄食营养丰富的轮虫饵料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轮虫是多细胞动物中繁殖速率最高和散布能力最强的类群,因此也成为浮游生物中优势类群。轮虫一般对水体不会造成污染,它是水体有机环境的组成部分。在生产实践中饵料生物培育与鱼苗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养殖密度增加,水中饵料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加之许多养殖户不习惯改底清淤,客观上造成了鱼池水体环境趋于恶化,致使水中含氮物质增多,影响了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这里根据本人长期接触的养殖实践,提出对鱼池含氮物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推广全价生物鱼肥是实施科学养鱼、健康环保养殖的需要当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在一定的水体中获得更高的产量,人们不得不向水体中投入大量的饵料、肥料、渔药等,以满足鱼类生长的物质与控制疾病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