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调节好亲鱼池的水质.金鱼越冬期间基本上以原池水(简称“老水”)养殖为主,一般不彻底换水。即使池水太浓.也采取抽掉部分池水,注入部分新水的方法。立春后,应采取换掉大部分老水,再注入新水至原池水位的办法。但不需要天天换水,视水质变化情况而定。惊蜇后,随着气温逐步升高,水温也相应升高。此时,应彻底换水。一般每隔一周换水一次。  相似文献   

2.
<正>夏季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多发季节,是河蟹饲养管理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全年养殖的成败。加强夏季蟹池管理至关重要,笔者提醒河蟹养殖户应把好以下四关。一、水质调控关1.加深水位。当高温来临时,可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保持水深在1.2-1.5m;气温特别炎热时,水深可增至2m左右。2.定期换水。在高温的夏季,养蟹池塘应定期换水,将水温控制在28℃以  相似文献   

3.
<正>1、甲藻大量繁殖时,池水呈红棕色。甲藻会产生甲藻素,使鱼苗中毒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通过改变池塘的水温和水质来抑制甲藻繁殖。2、金藻大量繁殖时会分泌毒素,使鱼苗中毒死亡。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碳酸氢铵12~14克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4.
1、种子育苗法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未剥皮利用的10年以上杜仲树作留种母株。10~11月间,当果实呈灰褐色或黄褐色时,将结得饱满有光泽的果实采收作种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的方法有:1、把种子放在20℃水中浸泡36小时(每隔12小时换水一次,并经常搅动)捞出,晾干种  相似文献   

5.
一、鳝池建造。选水源好、安静、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深 0 .8~ 1米 ,其中地面以下 30厘米 ,地面以上 5 0~ 70厘米 ,池壁地上与地下交界 (离池底 30厘米 )处留一个出水口 ,以防大雨时池水浸溢。出水口用密铁丝网挡好 ,池顶砌“T”字形檐防逃。池上搭遮阳棚。二、鳝池处理。 (1 )脱碱。新建水泥池必须脱碱 ,否则鳝鱼会受碱害而死亡。脱碱方法 :将池灌满水 ,按每立方米水加过磷酸钙 1公斤浸泡 2天即可。脱碱处理后 ,池中可先放几条小鱼试养 1~ 2天 ,若无不良反应才能放养鳝鱼。 (2 )填池。池脱碱后 ,在池底填铺 30厘米厚含有机质较高的…  相似文献   

6.
一、加深水位 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应不断加深水位。高温季节蟹池水位应保持 1. 2~ 1. 5米左右,南方地区水位还可适当增加。   二、调节水质 高温季节应经常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首先水源应清新、洁净,切忌把被农药污染的田水或工业废水注入蟹池;换水前应捞除池塘污物,清除残饵。换水时间应在早晚进行,当气温达 28℃以上时每天换水 1次。   三、勤捞水草 为了让河蟹摄食、栖息、避暑,应捞水草投入池塘中,也可向池塘移栽水花生、小浮萍、轮叶黑藻、水葫芦等。水草面积不超过池面 1/3,残草应及时捞除,以防水质变化。   …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正> 江苏省沛县熊耀辉朋友来函:“请问在越冬鱼塘中如何能有效地给其补给氧气?” 答:给越冬鱼塘补充氧气有多种方法,您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1、定期换水 选择天气温暖、无风的日子,给鱼塘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为塘水的1/3为宜,但应注意池水温差不能超过2℃—3℃,通过换水,可恢复水体溶氧和营养物质平衡,还可减少塘水结冰的机会。2、循环注水 把2个或几个靠近的鱼塘,在一角用水泥管或塑料、铁管连接,在另一角用机械将一池  相似文献   

8.
<正>入夏之后的鱼池管理是整个鱼类生长中的关键时期,如能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措施,可以说渔业丰收在望。调节水质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池水不宜过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为此,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放养量勤换新水,通常10d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0  相似文献   

9.
<正>要使池塘养殖黄鳝获得高产高效,养殖后期应特别加强饲养管理。一、改善水质鳝池水深控制在30cm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相似文献   

10.
<正> 鱼种放养 放养前应把流水池洗刷干净,并用漂白粉消毒,使池水呈2毫克/千克浓度。下药后应堵住进水口,使药液在池中浸泡24小时以上。放养时,打开进水口,让流水冲淡池中药液浓度,待池水交换1次以上后,方可放养鱼种。鱼种放入流水池前用2%的食盐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试验材料 1、池塘 池塘为水泥砂子石砌池,面积2.3亩,水深1.7m。临近水库灌渠,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每周换水一次;池底淤泥较少;注排水方便;池塘周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鱼种 1999年4月21日从湖北省运回早繁苗1万尾,规格3cm左右。为了提纯复壮,提高苗种成活率,先集中在面积250m~2,水深1m的专池中强化培育20多  相似文献   

12.
一、孵化前的准备1、孵化池的浸泡及消毒孵化池修建好后,由于含碱量高,不能马上用来进行鱼苗孵化,要先进行洗碱,通常采取的方法有浸泡和化学试剂中和两种。浸泡是用引进场内的水将鱼池注满,让其一直自流,不停交换,至少浸泡半个月以上,期间可排干池水彻底换水几次,洗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正>1.巧换水。越冬后的亲鱼鱼塘,水质老化,水体的下层往往积聚较多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呈现弱酸性。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并稳定至10℃~15℃时,应对鱼塘进行换水处理。换水可使用冬季的蓄水,不要一次换完,每次换三分之一为宜,约加入15~20厘米,一般每半月注水一次,水位可控制在80~100厘米左右。多次换水能加强水流刺激,有助于亲鱼发育成熟,有助于成熟亲鱼顺利产卵。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发病的主要原因1.水温夏季池水过浅,水温过高,乌鳢摄食明显下降,时间一长,鱼体消瘦,抗病力下降;冬季池水过浅,特别是长江以北,池水容易结冰,冻伤鱼体易感染疫病;换水时温差太大,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致死。2.机械损伤因为生产操作不当,常使鱼体受伤,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感冒病 病因:此病因水温剧变,温差悬殊过大引起。长途运输过程中,换水时如果温差超过±2℃时也可导致此病。多发于夏季。 防治方法: 1.给鳝池换水时,如采用地下水,应先使水经过一定流程升温后再细流注入。 2.长途运输中换水时,温差不得超过±2℃。若无适宜水源可采用局部淋水徐徐加水。 3.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 二、发烧病  相似文献   

16.
<正>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5%—10%,深度为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m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cm,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干法清塘。清塘一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做好虾池的前期准备,合理放养虾苗 青虾属底栖动物,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游泳能力差,喜欢栖息于浅水区域、集群爬行于池边滩脚及维管束植物较多的地方。池塘面积2—4亩为宜,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1—1.5m之间,坡比1:3,池底淤泥20cm,池底平坦,进排水安装密眼网袋。放虾前10天,虾池用生石灰(每亩100kg)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3天后注水50cm,施发酵粪肥(每亩100—200kg)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7月中旬至8月初放苗,每亩放5—6万尾,规格为1—2cm。在放苗后20—30天,每亩投放100g左右鲢、鳙各30尾,用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当地的养殖实践,对秋季鱼塘管理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水质调控秋季养鱼对水质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主要采取以下四种调控方法:一是定期注换水。入秋后可将鱼塘水位加深至2m左右,对水源充足、进排便利的池塘,应每隔lO-15天注入新鲜水1次,每次注水20—30cm,保持透明度30-40cm。若发现水色过浓,可采取换水措施,先排出老水,后加入新水,换水量为30%左右。二是适时增氧。增氧设备的使用应坚持晴天中午开机,傍晚不开机;阴天清晨开机,白天不开机;有浮头征兆时提前开机,阴雨连绵半夜开机。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指导示范户在增氧设备上安装溶氧控制器,  相似文献   

19.
养虾池清池消毒后进入经过滤的海水,使虾池水位达(1~1.2)m左右,然后封闸消毒。可用鱼安或强氯精(2-3)ppm或漂白粉20ppm进行消毒。如果池水夜间出现发光,可用虾苗清灭光保水灵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网箱设置位置和规格的选择 网箱应设置在交通便利,水域宽广,无较大水流,透明度在0.5米以上,避风避洪,水流缓慢(流速在0.4米/秒以下),水质清瘦,溶氧高的水库、湖泊。 网箱应采用机织无结节网片拼接而成,规格为4×4×2(米)或5×5×2.5(米1不等。网目开始选用1.1cm,经20天左右饲养待鱼长至9cm时,及时分箱,并换用网目为1.5cm的网箱。饲养到13cm(4寸左右)以上时,才能分箱筛到3cm网目的网箱中饲养。任何网箱在鱼种进箱前一周应用强氮精或漂白粉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