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病的发生、发展是环境、病原、鱼体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是病原传播最为重要的环节,采取环境调控,切断病原与环境之间作用的途径,是鱼病防治最常用有效的手段。一、环境调控的基本概念鱼类生活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鱼体的外部环境,另一是鱼体的内部环境。外部环  相似文献   

2.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面积大、水位深,如果采用常规的池塘养鱼方法来防治鱼病,不但用药量大,药物损失快,而且药效差。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1、早放大鱼苗。晚冬早春水温低,鱼鳞紧,活动力弱,投放鱼苗可以避免鱼体受伤,减少感染。此外,规格大的鱼苗抗敌害和抗病害的能力强,大水面放养的鱼苗要求青鱼、草鱼尾重在250g以上,鲤鱼、团头鲂在50g以上,鲢鱼、鳙鱼在100g以上。2、鱼苗消毒。鱼苗投放前,集中在容器或小池中药浴15—20分钟,杀灭体表病原微生物。用3%食盐水药浴,可杀灭体表寄生虫;按每m3水体加0.15—0.3mL灭虫…  相似文献   

3.
近期,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使鱼池受淹,堤埂坍塌,池水及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给养鱼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尽快恢复生产,加强池塘养鱼的管理及其鱼病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1、清塘消毒关:除去池塘过多的淤泥,及时做好池塘整修。苗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药物彻底清塘、杀菌消毒。  相似文献   

5.
<正> 深水位塘口由于池深水阔,防治鱼病难度较大,而使用全池遍洒法成本高,仅一次用药效果不明显,多次用药花费成本太高,且垂直浓度相差大,为此,深水位塘口的鱼病防治  相似文献   

6.
鱼病防治是养鱼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正确诊断鱼病,是广大养鱼户必备的常识,现结合笔者近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笔者根据二十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暴发性鱼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一、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原因 1、未能及时防治寄生虫病。鱼类由于寄生虫的感染,造成体表、鳃、组织等器官表皮破损,为细菌的大量侵入创造了条件。 2、药物施用不当。鱼一旦生病,养殖户往往不经明确诊断,仅根据药品的通用说明书盲目用药,根本不了解药物的性能,不考虑养殖水体环境对药物的影响,造成防治效果差,经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3、杀虫、杀菌分离 鱼一旦被寄生虫寄生,鱼施药物将虫杀死脱落,但表皮受伤部分很难马上愈合,极易被细菌感染,引发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8.
浅析河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寻找新鲜水源。众所周知,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河蟹健康生活生长的重要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用死水或村庄生活污水养殖,河蟹易患病而不脱壳,最终导致死亡。这是由于这些水或溶氧低,或水质富营养化,滋生的有毒病菌感染了河蟹。因此,为了使河蟹生活得更健康,使用清新、无污染的外河或湖泊的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提高,小面积精养高产技术在大水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精养水体鱼类一旦发病,易使病情扩散。即使采用防治措施,花费往往很高而效果未必理想,给养鱼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若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  相似文献   

10.
<正> 大水面养殖鱼类一旦发病,病情易扩散,由于水体大,操作不方便,用药费用高,效果差,往往给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若能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采用“以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办法,会大大减少鱼病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结合生产实践,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疾病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  相似文献   

13.
快速准确诊断鱼病是治好鱼病的关键。鱼病的检查、诊断,应重视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4.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鱼病的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 水霉是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治药物是依赖于孔雀石绿,然而孔雀石绿具有致癌与致畸作用,国家已将其列为无公害食品禁用渔药,那么水霉病又如何防治呢?以下方法供参考试用: 1.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干池每  相似文献   

16.
鳃尾类全部营寄生生活,身体扁平,头胸部背面有宽大的背甲,腹部不分节;小颚在成虫时变为吸盘,有2只大复眼;胸部有游泳足4对。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的只有鲺属。一、病原与其特征鲺属种类,隶属鳃尾亚纲,鲺科,有十数种。常见和危害较严重的为日本鲺。日本鲺活体时甚为透明,呈浅灰绿色,  相似文献   

17.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面积大、水位深,如果采用常规的池塘养鱼方法来防治鱼病,不但用药量大,药物损失快,而且药效差。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春天的水温适度,抓紧放养鱼苗,可为一年的收获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养殖生产的实践经验,现将春放鱼苗的技术要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再如,白鲫出血病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的野小杂鱼死亡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正确诊断:是对症下药的前提。鱼类的疾病分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非生物性疾病。要想知道鱼得了什么病,需要根据病鱼的症状,借助肉眼,做正确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确立治疗方案,切忌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