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三、科学用药及耐药性对策 滥用药物不仅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由此引起的鱼体药物的残留、环境的药物污染等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这就要求在养殖生产中科学地使用药物。 1、在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是防止和延缓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正> 抗生素的应用几乎是与病原菌耐药性的发展相伴的。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抗生素类药物都发现了相应的耐药菌株,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正面临着细菌耐药性的巨大挑战。在将抗生素药物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部分抗生素类药物就被应用于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目前,抗生素类药物已成为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应用得最多、最广的抗菌类药物之  相似文献   

3.
正4第一次选用药物和第二次选用药物在养殖鱼类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具有抑、杀菌效果的药物越来越少局面。如果通过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疾病的治疗初期就  相似文献   

4.
正气单胞菌属于γ-变形菌纲、气单胞菌目、气单胞菌科、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气单胞菌是水产养殖中多种疾病的病原菌,广泛存在自然水体与养殖水体中,在池塘水质恶化,养殖对象体质下降时往往诱发疾病,给水产养殖带来重大损失。气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病原菌,可以感染多种水产动物,其中以细菌性败血症最为严重,该病爆发迅速,一旦爆发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鱼类的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内服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同时抗生素在鱼体内残留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7)降低耐药性的对策①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耐药性又称抗药性。耐药性是病原菌适应环境和化学药物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先天和后天耐药性2种。先天性耐药性是遗传学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的表现,同一种病原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及同一群体中的某些个体对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均与先天耐药性有关,。后天耐药  相似文献   

6.
<正>1药物抗菌与细菌耐药目前,对于细菌感染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的使用。但对于鱼类来讲,专门的商品化抗菌药物品种还相对较少;也有不少情况下,是在使用应用于对人或陆生动物细菌感染防治的抗菌药物,但有不少种类是在鱼类中禁用的。自从德国免疫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埃利希(P.Ehrlich)首次合成用于治疗梅毒的胂凡纳明(1909)、德国化学家和医  相似文献   

7.
<正>3通过饲养动物的耐药基因向人体的传播与人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一样,对水产养殖动物使用这类药物不仅会增加其体内致病菌的耐药性,同时也增加水产动物体内正常菌群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水产动物传染性细菌或消化道正常菌群的耐药基因可以通过直接与人体的接触,或者是通过间接地食用这些动物将其耐药基因传递给人体。这些耐药菌可以在人体内定植,也可以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人体内源菌群。动物消化道内耐药菌群的数量越多,这些耐药基因传递给致病菌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而向环境中扩散的可能性愈大。自20世纪40年代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后,很快就被用于动物的感染治疗。在  相似文献   

8.
<正>对经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后疑为细菌感染时的鱼类(意指水产养殖动物)群体,随后的工作是对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作出鉴定和及时防(对相关的健康群体以控制被传染)治(在发病群体以对发病个体治疗和控制病原菌传播)。及时对病(死)鱼类作出相应病原菌的鉴定,一方面可明确相应的细菌病害;另一方面,还能具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防治,尤其是在经对相应病原菌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后选择应用方便、敏感性高的防治用药,将更能收到理想的防治(制)效果。一、病原菌检验与细菌感染的确定对于鱼类细菌感染的病原确定,并不仅仅在于从病(死)鱼类中分离、鉴定了某种病原菌,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有效地从被检病(死)鱼  相似文献   

9.
<正>对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的细菌性疾病,主要依靠各种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但是,抗菌素的使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对不同抗菌素耐药性的产生强弱与速率,可能因细菌的种类和抗菌素使用频率有关。了解抗菌素使用后鱼类消化道中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对于将抗菌素作为水产用兽药时制定科学用药程序是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的。本研究将氟苯尼考添加在饲料中连  相似文献   

10.
一、错误用药方法1.长期用药无论养殖鱼类健康与否,都不间断地添加抗菌类药物。2.见好即收病情一见好转,马上停止用药,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越来越严重。3.频繁换药一种药用过一次或二次后没见明显的好转,马上换另一种药,岂不知任何一种药物,从开始使用到发挥抑菌、杀菌的作用,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频繁换药的结果不仅拖延了病程,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4.超剂量用药养殖场超剂量用药,用药不计量的做法屡见不鲜,不但对治病无益,还会造成药害。5.任意联合用药当使用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任意增加其他药或者在不了解抗菌谱和…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养殖鱼类的各种疾病,各种各样的药品逐渐被作为渔药而广泛使用。众所周知,无计划地用药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引起诸如环境污染和耐药性致病菌大量产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注  相似文献   

12.
正(五)治疗失败后的对策1对病原体的鉴定是否正确当鉴定病原体出现错误时,就可能选用完全没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结果必然是药物治疗失败。因此,对病原菌的正确分离和鉴定,是药物治疗疾病成功的基础。当出现药物治疗失败时,就应该对引起疾病的原因进行重新确认。2对病原菌的诊断正确而治疗失败1)由耐药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从患病的养殖鱼类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  相似文献   

13.
正炎热的夏季,既是水生动物生长旺季,同时也是鱼类病害的高发时期。由于养殖生产者用药不规范,剂量过大,或对药物产生敏感,或药物残留,都对鱼类产生伤害,使其增强耐药性,降低了免疫力,严重的还损坏内脏器官,抑制生长。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其中就有2020年水产养  相似文献   

14.
<正>对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为科学地选择治疗药物提供重要参考,避免渔用药物的滥用或者误用,通过监控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还可用于评价渔用药物中研制新药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等药效学特征。不过,迄今为止人们对水生动物致病菌完成的这项工作,与人类和畜禽致病菌的药敏试验标准化方法,如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CAST-ESCMID)等颁布的一系列标准相比较,对水生动物病原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正>鱼一旦生病,出现大量死亡时,不少养殖户为了尽快挽回损失,成倍地加大用药剂量或频繁用药,不仅增强了病原体的耐药性,导致药物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致使养殖水体受到极大的破坏,水产品药物的残留限量增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现介绍些用药常识以供广大渔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不断加深,鱼类疾病的频发率也相应提高,为了有效地防治鱼病,减少防治过程中用药的盲目性,笔者现将多年来从事指导养殖生产中总结的水产用药注意事项汇总如下,以供广大渔民参考。一、盲目加大药量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池塘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  相似文献   

17.
<正>C病原菌的分布与规律对于鱼类细菌病害来讲,其病原菌的分布与规律,主要涉及对病(死)鱼类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水体及饵料中病原菌的测定。从病(死)鱼类中分离病原菌时,一定要保证在无菌操作的前提下,从被检病(死)鱼类中均有规律地检出某种(或  相似文献   

18.
正精养草鱼的池塘在投入饲料中的氮(N)、磷(P)仅20%-30%被鱼利用,大量的营养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水体和底泥中,加速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进而影响鱼类生长,引发病害,用药增加,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鱼-菜"共生技术,利用生物浮床在水面上种植蔬菜,通过蔬菜根系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吸附、吸收与转换,并以  相似文献   

19.
正2致病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简称药敏试验(或耐药试验),旨在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药物治疗中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某种抗生素如果能以很小的剂量抑制、杀灭致病菌,则称该种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敏感"。反之,则称为"不敏感"或"耐药"。为了解致病菌对哪种抗生素敏感,以合理用药,减少盲目性,就应该进行对致病生物进行药敏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花白鲢出血病在湖泊、水库、池塘养殖过程中暴发日益严重,部分养殖户产生了一定的恐慌心理,盲目地乱用药,不仅使病情加重,而且使病原体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为病害复发埋下隐患。本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病原菌、发病原因及具体症状等进行了总结,并通过科学选择药物,对疾病进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