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过度依赖房地产收入的情形。特别是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从土地上产生的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地方政府近乎无成本地从农民手中征地(农民获得土地补偿金仅占土地转让收入与增值收入的2%~3%,相当部分地区还不到2%),然后以“市场价”批租给房地产开发商和各类工商企业。发达地区的政府财政就是一个“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非公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瑞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并从财政拿出96万元,建立个体私营经济贷款担保滚动发展基金。据统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1998年共创税1931.4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8731万元的22%;1999年创税2334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7289万元的32%;  相似文献   

3.
我省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省县域经济总量已达到全省经济总量的36.7%,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已占到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这个数字,一方面说明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说明与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GDP平均规模32.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2l亿元,而我省县域GDP平均规模仅1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0.55亿元,显然,这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中处于落后地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绍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精神,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7.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79亿元,分别增长28.7%和27.8%;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39亿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16元,增长13.2%。  相似文献   

5.
加强基层财源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不断壮大县乡实力 ,是“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 ,只有真正掌握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紧紧抓住了财源建设是经济发展和财政建设永恒的主题 ,确实建立了经济和财政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就能够实现企业增效 ,群众增收 ,财政增强 ,县乡振兴的目标。我们大石桥做为一个县级市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显著。1990年度财政收入比改革之初增长一倍 ;而1999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 7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0 7 %,比1990年翻了两番还…  相似文献   

6.
我国县乡财政运行风险及其化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慧 《农村经济》2005,(4):77-78
在分税制体制及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处于基层的县乡两级财政运行质量每况愈下,已经积聚并隐含了巨大的风险。风险防范与化解之策在于;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发送经济运行环境;明确划分政府事权,重新界定各级财政职责,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建立财政偿债金与风险预警制度。  相似文献   

7.
昆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条件:首先,从纵向来看,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3.3番,2001年达到6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12.5倍,年均长12%,2002年达到73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15元增加到2001.年的13900元,比1978年增长9.1倍。财政总收入完成1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9.8亿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以来,全州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455万元,比1978年的13736万元增长321倍,年均增长19.12%。20年来,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lot933万元,相当于前28年总和16298万元的5.44倍。其中1995年完成财政收入10054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跃身全国财政收入亿元县行列,1997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五0212万元,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1998年实现财政收入16898万元,比1978年的1011万元增加15978万元,增长15.7倍,年均递增15.12%。在财政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州县…  相似文献   

9.
(1)财政体制不完善,农业生产丰啼财政不增收。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财政收入总量不变;另一方面是由于财政体制上存在缺陷。例如,姚安是云南商品粮生产县之一,虽然粮食连年增产,对国家贡献大,但目前国家在粮食生产,农副产品经营方面政策尚未完全理解,粮食价格长期低于价值,从“暗道”向城市、工业转移,其价值不能从县财政收入中反映出来;再如农业税价格结算方面,全省结算综合价每千克1.052元,比议价低0.6938元:仅姚安就少收296946元农业税。发税制改革,使我省的烟财政收入下降,按现行财政体制改革,烤烟,白酒当年超基数部分,要上解中央、省70%,耕地占用税扣除附加后要上解中央30%,对农业县财政收入影响也比较大。(2)种粮效益低下,成本费用高,据省统计局统计,1986年每吨尿素价格520元,1995年未已涨到2400元,上涨3.6倍,尽管国家采取 了专营和最高限价,但仍未揭制其过快增长势头,使农业成本加大。(3)经济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长慢,支出则急剧上升,财政陷于困境之中。1995年姚安县财政赤字84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81万元,只能解决财政供养人口5118人,半供养人口5918人8个月的工资。1995年农业“四税”收入142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0%。这种畸型的经济结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是造成财政困难的原因,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而农业生产受自然的制约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泸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增收主要依靠烤烟。1997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2259万元,其中仅烤烟农特税就达974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7224万元,烤烟农特税3275万元,仅占45%,下降了34个百分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泸西县域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桂红  张艳 《农业经济》2005,(12):35-36
从经济总量上看,全省77.6%的人口和97.9%的土地都在县域,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8.1%,全省的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2003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4.5%,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3.8%,县域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此外,在一、二、三产业中,全省几乎全部的第一产业、一半以上的二、三产业增加值是由县域提供。从人均指标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03年,县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2个百分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出口额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31.6%、35.8和37.4%,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只是全省人均水平的57%。因此,县域的整体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玉溪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了3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人均GDP达到2190美元,在云南处于领先水平。2005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5.7%降至11.7%,非农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5年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3.7%。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3.6亿元,并且八县一区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亿元大关。公共财政支付能力已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市继续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生产总值69.52亿元,增长12.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2亿元,增长35.6%。随着2005年任务顺利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提前一年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石屏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10.5%,比2000年的8.88亿元增长50.3%,年均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13044万元,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8189万元,增长4.7%,比2000年4823万元增长69.4%,年均增长11.1%。一般预算收主完成7742万元,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8亿元,增长70.8%,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亿元,增长8%,比2000年2.96亿元增长52_8%,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44:25: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37元,增长10%,年均增长5.1%。  相似文献   

15.
当前县域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云龙县一是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农业,以2001年计,涉农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农业产业化进程低以及农村税收零星分散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财政增长。二是在烤烟限产的同时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力度等政策因素将大大削弱现有地方税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平度市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强财政与税务工作的协调配合,强力推进财源经济建设,千方百计扩财源、抓征管、促增收,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34.5%.本文拟谈一谈基层财政税务工作如何搞好协调与配合,推进财源建设,抓好财政收入征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中中国省级层面和江苏省地市级层面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各省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地级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平均值高于全国省级平均水平。研究结论:国家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和土地出让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不同省份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存在明显差异,有的省份存在明显的"土地财政"现象;"土地财政"现象在低一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地财政"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财政"何以成为地方的主要"生财之道"? 改革开放一直采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策略.1994年以前,财税体制改革的主题思路是"减税让利",明确中央将一些权力下放到地方和企业,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制".但"减税让利"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占GDP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两个比重"下降.尤其是中央财政的比重降低,使中央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分税制条件下增加地方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税制条件下增加地方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的研究苏明地方财政农业投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80%左右在地方,存在的问题也出在地方,特别是分税制以后,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状况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势头。因此,在新体制下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加地方的农业...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介绍。 元阳县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地处红河南岸,东接金平县,南邻绿春县,西与红河县接壤,北与建水县、个旧市隔河相望。全县辖15个乡(镇)、136个村(居)委会、970个自然村,有哈尼、彝、汉、傣、苗、瑶、壮等7种世居民族。截止到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3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5%,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6.8%,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全县财政总收入34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人均有粮329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