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胸外科诊疗的肺结核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从一般资料、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肺结核疾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研究组患者掌握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掌握率(88.89%);研究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肺结核患者,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提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肺结核患者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耐药肺结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6.7%,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为76.7%,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研究分析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5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骨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行CNP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费用、满意度、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其康复期,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其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路径,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日常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积极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结果在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上,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满意度方面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应用可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健康教育掌握比例、患者满意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费用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进行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观察并研究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无合并症且非急诊手术的骨折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运用中医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骨折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对,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可有效增强护理质量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将任县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红灯呼叫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9%,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灯呼叫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红灯呼叫率,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对其运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抢救及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诊断、急诊停留、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卧床、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检查及抢救时间,提升了临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尺桡骨骨折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7,P<0.05)。结论对尺桡骨骨折患者,在合理复位和固定治疗基础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实施全面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病死3例,抢救成功率为91.2%,平均住院时间(14.2±1.3)d;观察组患者病死1例,抢救成功率为97.0%,平均住院时间为(8.4±0.9)d。两组抢救结果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2.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5.3%,后者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措施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临床路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把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5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患者,运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式的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 ICU 的时间、出现护理事故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在护理的全面度、医患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路径模式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与依从性、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阳高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满意度、产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7±1.0)d,对照组为(11.0±1.5)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38.3%,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还能大大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规范脑卒中病患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将72例首次入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按传统惯例给予不定时的、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系统、有序、有针对性及连续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削减了医疗费用,患者可以有效地掌握健康教育所涉及的知识。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住院日数,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颈椎病手术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今后在颈椎病手术治疗护理中推行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颈椎病手术患者48例,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评价,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对颈椎病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手术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从而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13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患者对健康宣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得分为(97±9)分,对照组得分为(83±8)分(P〈0.01);研究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93±7)分,对照组得分为(82±7)分(P〈0.01)。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科患者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在产科护理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