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保执政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政党确保执政地位都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为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做出了艰辛探索,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毛泽东关于执政合法性的探索及其失误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民主是其始终奋斗目标之一。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亲身感受到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总结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思考,提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第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4.
一 执政基础是社会成员在利益取舍的基础上对既定政治秩序作出的认可与服从的存量,是任何政党能否保持执政地位的合法性要件,也是由政党领导和掌握的政权体系、政治结构建立和依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强民富为己任,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独一无二的领导角色.正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血与火、泪与汗的经历及其取得的丰功伟绩,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坚固、雄厚、纯正的执政基础,使其执政地位不断得以加强和巩固.然而执政基础这个存量并非是个恒量,而是个变量,有一个不断增值与流失的动态过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极大的执政基础,就是因为其执政党功能履行符合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符合人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王宏峰 《黑河学刊》2007,(6):65-66,69
执政资源整合是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是改善现阶段执政资源状况的现实需要,也是执政资源特性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整合过程中,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为出发点与归宿,以政党制度为制度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执政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四代领导人的建党理论各有所侧重: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邓小平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而江泽民、胡锦涛主张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建党.四代领导人的建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指引全党取得了伟大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相似文献   

7.
苗苗 《魅力中国》2011,(12):203-204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自身执政活动的总的勾画和设计,是执政党用以指导整个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直接反应的是执政党的执政宗旨和终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从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科学,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政党意识的实现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单论述了执政合法性的地位、来源,并从加强政党意识的包容性和人民性这两方面分析了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以来,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使它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现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要应对“历史周期律”考验,实现可持续执政,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发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办。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艰辛探索的重大课题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内在源泉,丧失了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随之丧失,民众就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认可、不支持。苏共在指导思想、纲领路线以及组织上、作风上先进性的丧失,是其亡党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加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合法性资源。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占优势的执政合法性资源潜在着弱化与流失的风险。从增强执政合法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效发挥其固有功能,从而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持续的合法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政治制度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政党的制度化作用,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特色。即: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了几代领导集体的顺利交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内聚力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本质的组织财富和集体资源,是吸引和组织政党成员根本的动力和气氛。  相似文献   

14.
龚浩亮 《魅力中国》2009,(10):12-13
中国共产党要想实现长期稳固的执政,要想巩固其执政地位,就必须持续地稳固扩大自己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统一战线是一种政治聪明,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把统一战线作为获取执政合法性,获得普遍性认可,扩大阶级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形式,在建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表现: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开展“三讲”教育,整顿党风;尤其是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党建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王兰 《魅力中国》2010,(6):48-4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中共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巩固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确立了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黄华 《科学决策》2008,(10):23-24
党委制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织领导制度。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开始了党委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我党在党委制建设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政党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也表现在行为上的支持与肯定。政党认同教育必须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必须体现在政党绩效上面来,民众才能形成永远跟党走的观念。政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政党绩效、教育环境以及其他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通过宣传教育、价值观教育、党建教育、政治参与和提高政党绩效等路径。进而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是当前政党认同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徐阳 《魅力中国》2010,(33):146-147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理论,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四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指引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党四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对于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是一个挑战。中国共产党旧有的执政合法性的构建手段已不大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对这种执政合法性的旧有的构建手段进行优化。构建执政合法性的重点是社会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与支持。其中,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执政政绩的认同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