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地方钢铁工业从1957年开始大量建设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30年来,地方钢铁工业几起几落,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经验丰富,教训深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钢铁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方钢铁企业走出了一条立足于现有企业挖潜、改造、配套和扩建的新路.地方中小钢铁企业钢产量的增长十分迅速,“六五”前两年平均增长50万吨左右,后三年平均每年增长100万吨以上.预计今年的钢产量将比1980年翻一番.去年,地方中小企业钢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21%,生铁占30%,钢材占1/3以上.小批量、多品种的成品钢材补充了大型钢铁企业的不足,活跃  相似文献   

2.
我国钢产量连续 3年超过亿吨 ,跃居世界首位。但是 ,在钢产量实现重大突破的同时 ,钢铁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生产过剩。一方面普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 ,另一方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能生产或生产能力不足 ,严重依赖进口。同时 ,我国钢铁工业总体工艺装备水平不高 ,也急需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改造。因此 ,钢铁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当前钢铁工业的首要任务 ,也是“十五”期间钢铁工业的重要任务。钢铁结构调整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品种结构调整、工艺装备结构调整、企业组织…  相似文献   

3.
1 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钢铁工业发展问题钢铁工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小平同志在多次谈话中,都提到钢铁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最近视察首钢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提出要发展到一亿至一亿二千万吨钢的目际.从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到2000年时,大约需要1亿吨钢材,折合钢产量也要一亿二千万吨.从目前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看,“八五”内钢产量将超过8000万吨.到本世纪末,如果外部条件许可,投资落实,钢铁工业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能真正满足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在钢产量有较大增长的同时,钢铁工业还需要上四个方面的新台阶.即:上工艺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新台阶;上品种和质量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产业转移的加快,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4.9亿t,占全球钢产量的37%,钢材出口6265万t。中国钢铁工业已是全球钢铁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消费中心。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已超过6亿t,数量已不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自主创新不足,还有大量落后的工艺装备,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5.
一、苏联钢铁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苏联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1/5.生铁、钢材、钢管、铁矿石、原料煤和锰矿等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苏联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进入70年代,苏联钢铁工业开始出现了困难,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年钢产量下降.进入80年代,钢产量恢复缓慢,1983年,由于加强劳动纪律,采取削减未完工的工程项目、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等措施,钢产量比1982年增长3.6%,达到1.53亿吨.而到1984年,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又停顿下来.过去几年里,生铁、钢材和钢管的产量同钢产量一样也是停滞不前.日本人研究了苏联钢铁工业发展缓慢的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年~1992年的14年间,钢产量由3178万吨增加到800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44万吨,年递增率6.8%。特别是在去年春季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加快了发展步伐,钢材需求量迅速增长,为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市场。1992年钢产量比上一年净增900万吨,创造了历史上年增产钢的最高纪录,这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初步测算,到1995年全国可产钢8600~8800万吨,比“八五”计划原定1995年产钢7200万吨的目标提高约20%。与此同时,钢铁工业在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加强企业管理、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求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钢产量翻一番以上.要保证钢铁工业高速度、大规模发展,钢铁资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内自给,利用一部分国外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钢铁工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除了劳力的增加和资产的增加这些因素,还应看到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劳力素质的提高、国外技术引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对钢铁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即技术进步的作用.所谓技术进步,就是能使一定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影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如果把劳力和资产的投入看作是推动钢铁工业发展的“硬件”,那么技术进步则可称之为“软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巡视南方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经济的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给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钢铁工业蓬勃发展,十几年来已经连上几个新台阶.1978年,我国钢产量为3178万吨,1983年登上4000万吨钢的台阶,以后又于1986、1989、1991年分别登上了5000万吨、6000万吨、7000万吨钢的新台阶.13年来,钢产量翻了一番还多,平均每年增长300万吨.与此同时,钢材品种有了增长,对市场的适应程度有所增强,钢材质量也有提高,能源消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环境治理有较明显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再一次证明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1 我国扩大钢材出口的有利条件 经过40多年建设,我国钢铁工业综合产钢能力和品种规格达到了一定规模,并拥有像宝钢、武钢和首钢一些技术装备水平先进或较先进的钢铁企业。1991年我国钢产量突破7000万吨大关,钢材出口量达到近283万吨,钢材进口量降至358万吨,钢材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使我国钢铁工业逐渐摆脱了原来“内向型”和“替代进口”模式,从单一国内钢材市场逐渐转向国内外两个钢材市场的外向型经济轨道上来。最近,我国决策机构已修定了原先2000年钢产量800035吨目标,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钢产量1亿吨的目标,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需求。首钢在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讲话精神鼓舞下,加速扩大钢铁产量规模,开展多种经营,开拓海外市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计  相似文献   

11.
“六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钢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00多万吨,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供应非常紧张,进口钢材量逐年增加,“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40%以上.根据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测算,全国钢材需求量和预期达到的钢产量之间仍有比较大的缺口,平均每年需要进口的钢材,预计仍不会低于1500~1800万吨.进口这些钢材大约每年耗费外汇60亿美元.鉴于“七五”期间计划对钢铁工业的投资有限,研究如何利用国外资金加速钢铁工  相似文献   

12.
1987年,钢铁工业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生产建设各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 1987年钢铁工业的回顾 钢铁生产夺取了新的胜利。1987年,钢产量预计可以超过5550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30万吨;铁矿石将超过1.57亿吨,提前3年完成了“七五”计划;钢材质量有较大进步,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钢材达到800万吨,比1987年增长了一倍;市场紧缺的钢板和无缝管也都有增长;以低合金钢为重点的高效钢材和合金钢产量稳步上升;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成绩,预计全年可节约标准煤180万吨;全年实现利税可超过155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上缴利税的大户。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比较快,钢产量已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钢产量仅为世界人均钢量的1/3.我国从1980年至今,钢产量增长2/3.今后10年如在此基础上再增长2/3,则本世纪末我国钢产量将达1亿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拟定如下“发展目标二元矩阵表“进行论述之,祈望能获得校正.一、本世纪末发展目标预测1.钢材需求量增长1980年钢材需求量为3200万吨,其中自产2700万吨,进口500万吨.由于我国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销不对路,库存积压较多,再扣去少量出口,1980年实际钢材消耗量为2824万吨.我们将逐渐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家进口钢材用汇额约占国家当年外汇收入的20%,这无疑是个不小的负担。近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很快。据预测,到2000年,钢的年产量可能达到9000万吨,但预计同期的钢材消费量将达到1.2亿吨,还有3000万吨缺口。如果把钢产量也搞到1.2亿吨的生产能力,所需的投入将是国家难于办到的。因此,对钢材也应当象能源一样,实行增产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为此,作者提出改革钢材流通和供应体制、大力发展和应用高效钢材、板管材和非金属代用材料、改进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以及采用先进加工工艺和防腐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钢产量由1978年的3717万t增长到2006年的4.2亿t。我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与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钢产量已经连续3年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钢铁大国。但是,在产品结构、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装备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不是一个钢铁强国。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将面临市场需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挑战。中国的钢铁工业只有通过技术改造,才能从钢铁大国变为钢铁强国。一、工艺、技术装备的结构调整及改造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对钢铁工业已投资2814亿元,已形成钢铁大国规模,要变成钢铁强国不可能对已有企业采取推倒从头建起,而是要通过对已有设备的技术改造,主要是添加…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解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钢铁工业来讲,在钢产量突破一亿吨以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尤为突出。集中表现在钢材生产总量超过社会消费量,社会库存一直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每年却要进口1000万吨左右,其原因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有些品种生产出来,市场不需要或供大于求;有的品种社会需要,却不能生产或生产的太少,特别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冷轧板、镀锌板、冷轧硅钢片等,市场占有率只有20%~50%,一半以上依靠进口。每年要花600多亿人民币进口钢材,而库存仅企业产成品库存量却一直保持在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钢铁工业将会实现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全年钢产量将达到或超过3亿t。我国的钢产量已进入高峰期增长期,预计将维持到2010年以后。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钢铁工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在钢铁产量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钢材消费增长幅度显著回落,2004年按钢计算的表观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了1亿吨,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国内钢铁工业呈现了买方市场的势头,钢铁企业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纷纷在价格上做文章。随着钢产量的持续增长,钢材生产增长的幅度高于市场需求增长的幅度,钢材市场无序竞争愈演愈烈,钢材价格不断下跌,在1996、1997连续两年由于价格下跌影响全行业效益100多亿元的基础上,1998年预计还将影响效益170亿元,相当一批钢铁企业由于无力消化这样巨额的减利因素而进入了亏损企业的行列。大家都纷纷要求规范市场行为,行业主管部门也曾采取措施,于1996年8月对使用量最大的建筑钢材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又取得巨大的成绩:一是钢产是达到4.2亿t,比上年增长18%。我国钢铁工业已是全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钢产量占世界比例的34.3%,对全球钢铁工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我国钢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彻底改变,钢材产量由供不应求发展到供大于求,由钢材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大国。2005年我国钢材进口1851万t,下降28.3%,钢材出口4301万t、增长109.6%,钢材净出口2450万t,再加上净出口钢坯867万t,折合净出口粗钢3446万t,创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