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利用大量经验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我国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会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影响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机制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作为总负责人,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该项目包括1个总课题和7个分课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该研究项目的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汇率视角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汇率间的动态关系。首先,在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中,中国和韩国名义有效汇率对本国大宗商品价格有稳健的预测能力,但是日本和印度不显著,同时四国名义有效汇率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本文也检验了相反方向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预测汇率),但没有发现显著的预测结论。其次,对影响预测结论差异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汇率制度和贸易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相关结论为中国等国际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提供了新的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防范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相似文献   

6.
管清友  魏政 《银行家》2011,(2):99-103
过去几年,全球流动性问题成为各界研究热议的焦点,很多学者对全球流动性及过剩问题给予了定义和解释,尽管还存在很多分歧,但就形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却基本达成一致:即发达国家以低利率为特征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发行增加是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基于TVP-VAR动态溢出模型考察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的动态联动效应与风险传递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运用DCC-GARCH t-copula模型对冲与防范来自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本研究发现:(1)国际贵金属、工业金属市场处于信息先导地位,是风险溢出的首要来源;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净溢出效应的分布区间具有波动性、方向非对称性及随机性,风险传染效应显著提升。(2)波动溢出网络结构变迁存在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与“区域性特征”,在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波动溢出网络结构会发生突变,且新冠肺炎疫情对波动溢出网络结构的冲击效应更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内部始终存在稳定且广泛的风险共振关系,而当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受到冲击时,中国金融市场间较易出现广泛的风险联动,且同一区域内以风险共振为主导。(3)在对冲来自国际贵金属、工业金属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时,需要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和进行动态调整,而不是采用静态策略;配对资产的套期保值效果表明,国际贵金属对冲效果最好的是与国际工业金属形成组合,而国际工业金属与国际软性商品形成投资组合,则可以获得最大的风险对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宗商品作为贸易融资的重要抵押品,其融资属性的充分表达,在为贸易商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使银行抵押贷款风险不断积累及显性化。本文采用中国17家上市银行2008年一季度至2018年三季度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显著增加银行风险承担,但在货币政策、银行监管政策、宏观层面和结构层面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这种正向冲击效应会减弱;从经济融资结构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当贷款占比大于门槛值时,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会下降,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从资产负债表结构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不仅存在门槛效应,还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效应,呈现倒U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基于公众对大宗商品价格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双重预期构建多部门BGG-DSGE模型,探讨双重预期对宏观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公众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有效预期有助于平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而对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则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削弱政策调控效果,这与理性预期理论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双预期共同交互作用下,公众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预期能够强化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说明改善和培育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政府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数量型调控政策,价格型调控政策更为有效,当然创新性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最为有效。因此,需要重视公众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预期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预期的联动,发挥公众对大宗商品价格合理预期的正向效能,加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管理,进而优化宏观经济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渐趋尾声,国际资本市场出现波动,危机后表现相对良好的新兴市场普遍面临资本大量外流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近况、未来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中国应对未来风险,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一、全球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现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受发达经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了2008年暴跌后,2009年和2010年在震荡中逐步回升,2010年5月初开始明显上升。但是在二季度以后,由于欧元区的风险加大带来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不过,在近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其中,食品和农作物价格上升较快,主要是由于恶劣的天气  相似文献   

14.
长期看,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能源、原材料将继续呈现上涨趋势,个别品种不排除再次创出历史新高的可能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整个商品市场可谓牛气冲天,以工业品为首的大宗商品V型反转,走势非常强劲,进入2010年以来,之前的快牛则变成了慢牛格局,商品市场呈现一个震荡向上的走势,但其中仍不乏明星品种,比如棉花、橡胶,由于其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仍然一飞冲天,并创出了历史新高。回首2010年,商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总量大,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大宗商品需求强劲。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涉外企业如何排兵布阵,有哪些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长时间背离,在2016年年初和2018年年底又分别出现再聚拢和再分化的现象。针对这些事实,本文提出,工业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是初始诱因,直接影响PPI,而劳动力市场的摩擦使得PPI向CPI的传导不畅,甚至在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出现二者反向变动的情况。在对特征事实进行初步的挖掘和分析后,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建立DSGE模型,引入"上下游垂直生产结构""大宗商品作为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摩擦"三个重要假设。本文模型可以重现特征事实,印证机制。模拟结果发现,大宗商品价格的负向冲击使PPI下降,上下游劳动力市场的摩擦使PPI对CPI的影响非常有限。然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后的收入效应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会提升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从而拉高了CPI。最后,本文通过福利分析对比了盯住PPI和盯住CPI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政策应重视对PPI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郭栋 《金融论坛》2022,(9):60-68
本文实证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农产品价格存在关联性影响;二是汇率效应存在异质性,美债利率效应存在市场预期干扰;三是不同农产品的价格周期特征存在差异,石油美元价格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显著冲击效应,因而是政策溢出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并就读者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收购,AIG被政府接管,美国陷入了被格林斯潘所称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请您谈谈这场危机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月以来,我国PPI处于负增长区间运行的态势已经长达40多个月,说明我国生产领域已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通缩的状况。为了对比和分析造成此轮我国PPI持续低迷的原因,我们使用TVP-VAR-SV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是2012年以来PPI低迷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已经影响到了生产企业的盈利状况;在我国长期产能过剩背景下,投资需求下降对PPI的下跌有重要影响;货币供给收缩也对PPI的走软有一定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需要适当地加大结构性投资的力度,扩大需求以应对PPI的持续下跌。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底,美国的QE2将如期结束,而且并未提及进一步的量化宽松计划。由于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因而在美国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美国结束QE2有利于减轻国内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为世界其它经济体所诟病,该政策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美国不再进行QE3,那么,美国结束QE2会给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