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技术创新制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评价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的优劣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税务环境的创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税务环境好坏的因素很多,分析税务的环境因素种类和内涵,并将它们用较为直接的指标方式表现出来,创建税务环境的指标体系,用于对现存税务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为创建优美的税务环境寻找治理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绩效评估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笔者对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云南省,初步构建了云南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杜伟  高志 《当代经济》2007,(8X):144-145
文章在综合考察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遵循全面、科学、系统、可操作等原则,通过借鉴GEM的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构建一个实用的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当代财经》1992,(5):25-27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可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本研究所采用的“真实储蓄”的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真实储蓄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提出了指标体系框架;第三部分讨论了真实储蓄在三明市和烟台市的应用实例;结论认为:真实储蓄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比较,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杜伟  高志 《当代经济》2007,(16):144-145
文章在综合考察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遵循全面、科学、系统、可操作等原则,通过借鉴GEM的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构建一个实用的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国内外投资环境评价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是对我国投资环境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国内外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模式可以分成三大类,即国别模式、地区模式和城市模式,在确立了评价投资环境模式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对国内外投资环境体系模式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得出国内外投资环境评价的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制造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小月  高阳  王坚强 《经济地理》2008,28(2):330-333
通过分析湖南省制造业投资环境因素,在现有投资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力图建立一套完整的湖南省制造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投资环境优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5,(10)
会计准则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人为制度,而环境制度又是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当对其加以重视。对于制度环境而言,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和社会等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系列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和政治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的执行影响非常大,而且对会计制度执行影响正在逐渐的扩大。文章简述了会计准则执行与意义,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投资决策是一种信任决策,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增进投资者对代理人提供的会计信息的信任,因此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投资有用性。本文主要研究投资者对代理人的信任水平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检验制度环境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代理人越信任,盈余信息含量越高;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提高盈余信息含量,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投资者对代理人的信任而间接实现的,当控制了信任水平之后,制度环境的影响随之消失。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存在超额利润或技术外溢效应的寡头垄断产业以实现本国社会净福利的最大化.然而最终是否能实现预期的干预效果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研究表明保持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对欲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国家而言是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05,40(5):40-51
本文承袭刘芍佳、孙霈和刘乃全( 2 0 0 3 )一文所使用的“终极产权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终极控制人数据,首次将上市公司细分为非政府控制(即民营、乡镇或外资资本控制)、县级政府控制、市级政府控制、省级政府控制以及中央政府控制这五种类型。同时,我们利用樊纲和王小鲁( 2 0 0 3 )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2 0 0 1年至2 0 0 3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尤其是县级和市级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其政策含义是,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不仅需要继续“抓大放小”,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对研究者来说,需要把目光转移到影响公司治理的根本因素上来,加强对公司治理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波 《财经科学》2011,(7):85-91
民生是中国城乡统筹改革实践的原动力。改革起始期,是民生呼唤下的自发改革与政策调整;改革深入期,是民生推动下的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改革攻坚期,是民生引导下的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30年农村改革历程,致使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改革的渐进式节奏相互吻合,推动着"人本"式的农村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城镇化质量能否全面提高,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评价农村城镇化质量需要构建一个涉及经济发展、设施环境、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多层次的复合型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确立科学的构建原则,重点是指标的选取和权数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杭州市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了资源和环境账户的典型重要因子,构建了杭州市绿色GDP环境扣减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损耗帐、环境污染帐、实际环境支出帐等3个大类的环境扣减指标,共计11个次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利用国内外常用的核算方法,以及2005~2008年的相关数据,核算了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2005~2008年杭州市环境损失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即绿色GDP占GDP的比重在上升,到2008年环境损失绝对值也开始出现下降。应该说杭州市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杭州市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因此也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共赢。但矿产品损耗、环境污染损失、环保支出、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处罚等都处于上升阶段,因此杭州市环境建设还应继续加强。针对本文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郑伟  孙祁祥 《经济研究》2003,(10):75-85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我们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生产者、微观经济消费者、经济公平和转轨代价五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分析表明 ,制度变迁将使资本量和产量增加 ,资本 -产出比提高 ,利率下降 ,工资率上升 ;两类劳动者个人效用上升 ,养老金替代率上升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同时发生一定转轨代价。总的来看 ,此次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是正面的。  相似文献   

18.
“笼中虎”:一个金融制度变迁故事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金融评论》2011,3(2):22-39
中国既有的经济改革过程曾经出现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制度变迁现象,"笼中虎"便属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这种现象产生于经济体制转换伊始的特殊时期并贯穿于迄今为止的整个改革过程;它一直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却长期被人们视作偶或发作的短期金融"症状"而等闲视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初步描述与解读,本文发现,"笼中虎"的产生机制深藏于由"放权让利"改革所触发的财政与银行体系汲取能力的相向变化过程。由于国家无力在短期内修复与重建残缺的内源融资制度,最终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只有倚重以国有银行体系为核心的外源融资机制。作为这一过程合乎逻辑的制度后果,居民储蓄存款被迫承担起了支持长期经济增长的责任,而为了确保在银行体系账面上迅速积累的居民储蓄存款的稳定,国家又不得不慷慨兜揽了与此相关的几乎全部金融风险。尽管在既有的改革过程中"笼中虎"罕有发作甚至长期表现平稳,但对其潜在风险的担忧与防范却牢牢钳制着金融改革路径的选择。当随后的金融制度演进需要市场因素的成长时,才发觉金融市场化的空间已被既有的改革逻辑"挤出",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从此便注定长期遭受"市场化悖论"的困扰。  相似文献   

19.
略论商业模式创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曼 《现代财经》2007,27(2):55-59
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也是企业创造长期利润的源泉之一。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战略选择和运营方式两个层面进行。其目标是为客户创造成本水平更低或差异化特征更为显著的产品与服务。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型,可以从商业模式创新与战略目标吻合程度、商业模式的运营效率、产品与服务的客户价值厦商业模式的财务价值创造等四个方面建立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