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13,(11):41-42
近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二级氧箱箱底顺利通过液压试验。至此,“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共计6个低温箱底都已通过强度考核,验证了工艺可行性。目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低温箱底与低温贮箱的研制、强度考核工作正在并行开展。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尊敬的读者,新年好!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辛勤耕耘的一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也是充满收获的一年。这一年,适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和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人圆满完成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的首次发射以及"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3.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是全国唯一的火箭低温贮箱生产企业,贮箱焊接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焊接工艺技术中心便设立于此。焊接工艺技术中心是从事贮箱、  相似文献   

4.
《航天工业管理》2013,(4):39-40
我国将发射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神舟”十号飞船通过系统级评审并择机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正式完成在轨交付;“嫦娥”二号距地球突破2000万千米;我国首项国际航天标准获国内最高奖励;“东方红”三号B平台电推进点火试验成功;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2项关键试验取得成功;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编制的国家标准通过评审;无线电测量研究所首部测云雷达实现出口;新立机械厂签订大额订单合同;航天精工某紧固件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业管理》2011,(1):41-42
我国成功发射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2010年12月1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至此,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全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注定是中国航天史上好戏连台之年。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将六类七项载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发射最大的亮点是将近600吨重的"巨人"送上太空的推进剂由液氧加煤油环保推进剂取代了偏二甲肼。长七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壮举也将载入中华民族航天史册。此项工程受到中共  相似文献   

7.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的首台“长征”五号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发动机顺利交付总体。此次交付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以来正式产品的首)欠交付,标志着液氧煤油发动机交付将进入常态。  相似文献   

8.
速递     
<正>"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三台安注箱全部吊装就位4月22日,"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第三台安注箱成功吊装就位,意味着该机组所有的安注箱全部完成吊装就位。这为核岛土建内部结构0米板的施工的奠定了基础,为后续反应堆核岛土建施工及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中核网)  相似文献   

9.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总装集成企业,也是唯一生产火箭氢氧发动机的制造基地。在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公司圆满完成了改进型"长征"二号FTl和"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的生产总装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发射25分钟后,星箭分离,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1卫星是由“长征”三号甲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长征”三号丙火箭送人太空的。据悉,此次发射为中国航天2008年航天发射任务的“首战”,同时也是“长征”三号丙火箭的首次飞行,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5次飞行。本年度,“长征”三号丙火箭还将有2次飞行。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以"长征"五号复飞为代表的27次航天发射,在发射次数连续2年位列世界第一的同时,更是迈入了空间站工程、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加速建设的新阶段,翻开了中国航天走向世界航天强国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指明了航天事业的前进方向,也是对航天科技集团全体员工的极大鼓舞。吴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制造强国和航天强国战略部署,航天科技工业以智能制造为目标持续推进科研生产的数字化转型。设计单位通过"长征"七号、空间站、重型运载发动机等型号研制,建立了基于数字样机的集成项目团队(Integrated Project Team,IPT)协同工作模式,实现了异地协同工作,初步实现了三维模型下厂;生产单位通过基于模型的设计(Model Based Design,MBD)技术的工业软件,  相似文献   

13.
<正>4月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的第11个月。随着厂房高度的不断变化,设备吊装工作也穿插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4月22日,"华龙一号"顺利完成了安注箱的吊装,同时开始核岛安装工程的场外车间预制工作。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第三台安注箱吊装作业的顺利完成为内部结构的全面施工创  相似文献   

14.
《航天工业管理》2010,(10):48-48,F0003
<正>2010年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远在万里之外的桂林航天人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这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桂林航天人的骄傲。因为"嫦娥"二号卫星及"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上继电器等三大类电子元器件有85%为"桂林制造",而且这些电子元器件大部分用在关键部位,贯穿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航天事业发展需求、顺应运载技术发展趋势而全新研制的绿色、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等型号。新一代运载火箭承接了我国众多重大发射任务(如空间站建设,探月、探火任务),是我国航天运输的主要力量之一。该类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简称“海南靶场”)发射,火箭运输至海南靶场后会需要配套各类物资(简称“靶场物资”),主要用于靶场火箭装配,是火箭成功发射不可或缺的重要型号物资。靶场物资作为重要的航天物资,  相似文献   

16.
在新近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航天两大集团的产品及多架国产主力战机首次集体登场亮相。航展中航天两大集团的产品包括“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正样件实物和返回舱模型、“长征”系列火箭、资源系列卫星、气象系列卫星、海洋系列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定位系统、国家天基应急救援系统以及新型导弹武器、科技奥运项目和应急装备产品。6天的展览共签订16个项目的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书,项目金额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实践"九号A/B星是中国民用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首发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卫星长寿命高可靠、高精度高性能、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11,(8):37-38
2011年8月1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第1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送入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44次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19.
国内要闻     
"实践"十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9年11月12日,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卫星。"实践"十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4,(5):40-41
“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首战告捷 2014年4月19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一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中,“长征”七号火箭动力系统按照预定工作程序依次完成煤油加注、液氧加注、发动机抽真空、射前增压、发动机点火等流程,稳定工作188秒后发动机按时序定时关机,各系统工作性能正常,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