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资产减值会计的本质、资产减值会计的关键制约及资产减值会计的核算原则四个方面,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建立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框架,推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俐 《活力》2009,(8):32-33
本文在回顾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分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与准则的发展及对规范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操作有所益。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提供规范指导.我国也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程序,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资产减值缺乏统一规范的局面,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务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当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把长期资产减值的结果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离,且能有效消除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于我国较晚,因此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也尚待完善。本文拟对资产减值会计在理论上如何进行定位,资产减值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探讨。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为决策有用观,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资产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王俐 《活力》2009,(16)
一、前言 本文在回顾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分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与准则的发展及对规范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操作有所益.  相似文献   

7.
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部分,不同的资产减值政策的使用对企业利润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利润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在介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基础上,以中国国航为例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并就规范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佟倩 《财会通讯》2008,(12):54-57
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在介绍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发展的历史沿革后,着重分析了我国的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企业的会计选择权及企业在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动机,并就规范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并借鉴各国减值会计准则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建议,并对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操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0.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虹 《财会通讯》2008,(5):42-44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长期资产减值理论依据、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有助于把握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对企业提高资产质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张智慧 《价值工程》2011,30(17):136-137
在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情况下,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才予以确认,其结果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净利润等均被高估,从而导致财务会计报告难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文在对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进行思考,阐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资产减值准备也成为近期会计革命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可以说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问题规范正逐步走向完善.但是,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资产减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沦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这其中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上市公司治理生态的原因.由此资产减值会计再次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运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以促使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产是重要的会计概念,也是重要的经济学概念。资产减值会计的正确运用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变迁历程,从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未来经济利益观三个方面以及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资产减值准备也成为近期会计革命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可以说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问题规范正逐步走向完善。但是,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资产减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沦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这其中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上市公司治理生态的原因。由此资产减值会计再次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做法,首次引入了"资产组"概念,规范了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关会计处理。本文从资产组的认定入手,分析了资产组减值的确认,阐明了其会计处理方法,指出了资产组减值会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会计准则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为真实反映企业长期资产的价值,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计提的资产减值范围,由四项扩大到八项,这样我国大部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有章可循。日前,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中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正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但我国当前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尚有一些亟待完善之处。鉴于此,本期特别策划评述了有关资产减值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等问题,在比较西方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等国家和地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制定提供可行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现状,我们要进一步规范信息、价格等市场机制。切断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司考核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从而削弱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动机。文章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列举了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核算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资产减值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