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特点是必须先编制好工作底搞,在此基础上再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编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有调整分录工作底稿,调整分录“T”形帐户工作底稿和现金流量多栏日记帐工作底稿三种方法。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到这三种方法虽各有长处但程序繁琐,操作较难,工作量大,多数乡镇企业会计人员掌握运用有一定难度,而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告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必须规范地编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专业班子研讨出一种“项目因素组合确认法”(以下简称确认法)…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颁布的《现金流量表》准则指南中规定,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应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要求是:根据当期业务进行分析,编制调整分录轧出各类别现金收入和支出。这是一种事后整理和归纳的方法。其缺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期末工作量大,较...  相似文献   

3.
<正>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介绍了采用工作底稿法和T型帐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采用这两种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年终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的每个项目或每个非现金项目进行分析和编制调整分录,增加的核算工作量较大。有些项目需要多次调整,容易发生疏漏,造成所提供现金流量信息失实。 2.不能随时反映现金流量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内部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3.目前,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表的具体认识还不足,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帐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很困难。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通过使用T型账户编制调整分录是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简易方法,现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该方法的使用。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确定(一)调整分录的基本模式编制现金流量表首先编制调整分录,而编制调整分录首先从损益表开始,然后再调整资产负债表中未调  相似文献   

5.
会计年报审计中,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以下简称产品成本倒轧表或倒轧表)不少同行不会编制,或难于编制平衡。笔者现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为依据,试析倒轧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6.
编制现金流量表一般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现金流量表准则”)指南的规定,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形账户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是在经济业务处理完毕后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编制调整分录,计算出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支出额,这样在期末时工作量较大,同时调整时受会计知识或技术的影响,现金流量表各项目数据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特别是一些需要补充调整的事项。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较为直观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直接确认法。采用直接确认法不仅可以解决编制调整分录的繁琐工作,而且还有利于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7.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主表之一。乡镇企业财会人员编制此表感到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采用工作底稿法,在编现金流量表之前需要编制大量调整分录,要求对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十分熟悉,并且对已有的核算结果进行再加工,此项工作十分繁琐。本文就调整分录编制的几种简易处理方法作些介绍,以便为编表同志提供参考,开扩思路。一、分散调整法对全年业务作调整分录。根据原记帐分录将不涉及现金项目的分录抄下来,将涉及现金项目的分录改成现金流量表中的各类别和项目,然后根据调整分…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工作底稿法,一种为“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均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分析编制调整分录,再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或T形账户中,根据工作底稿或T形账户编制出正式的现金流量表。我认...  相似文献   

9.
在1998年3月2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中,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25笔调整分录,有不少让初学者感到困惑难解。本文仍采用指南中的资料,按我们的认识来编制调整分录,展明要点,意在解惑。一、根据给定的资料(参见财政部...  相似文献   

10.
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两种基本方法,其核心就是通过编制调整分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因此,调整分录是编表的关键,但也是难点,只要掌握了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就可迎刃而解,本拟对调整分录的编制技巧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理解会计分录与调整分录的关系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是最重要的一步。调整分录是依据业务会计分录编制的,调整分录从本质上说就是业务的会计分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两者的关系:1调整分录是会计分录的分类、合并  相似文献   

12.
按财政部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要求,今年年末各企业必须编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财政部要求以直接编制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并以间接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作为补充资料。在具体编制过程中,直接法和间接法又都有...  相似文献   

13.
刘萍 《财会通讯》2007,(4):47-48
目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采用这两种方法都要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且要编制调整分录,比较复杂繁琐。笔者介绍一种现金流量表的简明编制法,是对T形账户法的调整,即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填列而无需编制调整分录。只要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一定的基础,采用该方法就能够提高编制的准确性,避免利用公式时弄错加减符号。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关键是如何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编制调整分录。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并不复杂 ,但由于期间费用核算内容的复杂性 ,对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的编制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 ,必须根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 ,正确划分各项会计核算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才能确保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编制的正确性 ,从而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打下良好基础。一、关于“管理费用”的会计核算及调整分录的编制“管理费用”帐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具体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  相似文献   

15.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都只规定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报表格式。作为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内容抵销分录的编制等,准则及其指南都未提及。本文以准则及其指南的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会计实践,研究分析合并现金流量表的一般规则、合并前资料准备,特别是合并时抵销分录的编制。  相似文献   

16.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都只规定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和报表格式。作为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内容抵销分录的编制等.准则及其指南都未提及。本文以准则及其指南的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会计实践,研究分析合并现金流量表的一般规则、合并前资料准备,特别是合并时抵销分录的编制。  相似文献   

17.
黄丽 《财会通讯》2005,(9):46-46
现行的现金流量表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的基本格式编制的。由于其复杂的编制技术及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原因,使得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成本远大于其他两张报表的编制成本,以致现金流量表对部分小企业而言不适用。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并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赋  相似文献   

18.
占慧莲  王举铎 《企业经济》2006,(12):170-172
本文在分析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编制的难点及其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工作底稿为手段,结合案例从理论上探讨了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借贷名称、借贷方向的确定及借贷金额的计算等问题,并据以提出了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编制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李杰 《电子财会》2007,(9):39-41
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发了一系列审计准则和指南,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计程序表和表格式的审计工作底稿,但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审计,现行审计准则及其指南几乎未曾专门提及。因此,如何审计现金流量表,中注协何时出台一部现金流量表审计程序及审计工作底稿格式,是广大审计人员十分关心和关注的事项。以下作者根据审计工作实践,结合现金流量表编制一般规律和技巧.从设计现金流量的审计程序入手,进而讨论对现金流量表正表各项目的审计要点,在文章中具体运行了现金流量表审计的复核法、倒轧法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明 《财会通讯》2005,(9):64-6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目前运用得较多的是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编制方法一是以资产血债表及利润表作为编制的基础,二是必须编制调整分录,而以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作为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一旦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发生错误,就难以保证现金流量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