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区加快发展,目的是老区人民致富过上好日子。农民增收,一难在农业本身是弱势产业,二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多年来国家解决的重点也是在这两方面,希望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农历新年伊始,刚调整工作为分管农业的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副区长谢良,陡然感觉到了一丝压力。区里非常重视农民增收问题,要求今年一定要寻求农业产业化突破,让我来重点抓。谢良说,2月9号,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区委书记潘梅和区长尤再平就给我布置了这个任务,让我必须当政治任务完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联系点座谈会9月20日——22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和苍溪县召开。中国老促会副会长宋树友、会长助理平欣和来自全国8个联系点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盛夏7月的秦岭山中,群峰竞秀,万木苍葱。记者在洛南县农村采访时看到,农家院内猪儿膘肥体壮,鸡仔成群;田园里集中连片的烤烟丰收在望,桑苗郁郁葱葱;沟岔间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枝头挂满了累累的果实,享受着丰收喜悦的农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瓜果,一派欢声笑语……此情此景,绘就了一幅幅农民增收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5.
6.
在真正走进田野之前,我以为我出身农民,又有二十多年的农村经历,农民对我来说,不应该是"他者",而是自己人。然而,当我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我才发现我这个靠着农民父辈养活的人,根本不了解他们的真正生活。村庄作为一个世界,它只属于那些在它里面挣扎的人,没有在它里面的挣扎,你永远不会属于它。在调查的几天里,我才看到真正的农民生活,看到他们在土地上刨食的辛苦,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田园生活的悠哉。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稿件。 2006年9月9日,本刊执行主编姜志辉同志赴江苏省采访。此行,他计划采写一组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稿件,在11月号发表。 在江苏的8天里,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奔走于市县乡村,田间地头,察实情,访民意,舟车劳顿,毫不在意。返回北京后,他虽感身体不适,仍然动手撰写这组报道的第一篇稿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民》。遗憾的是,稿件还没有写完,他就因病住进了医院。 即便躺在病床上,他仍念念不忘工作。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张罗出院,要快些写完这组稿件。然而,他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2007年4月1日,姜志辉同志与世长辞,终年73岁。 今天。我们发表这篇没有写完的稿件,就是要纪念这位把全部精力献给老区事业的资深新闻工作,并继承他的遗志,进一步办好《中国老区建设》,更好地宣传老区、服务老区,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编按]  相似文献   

8.
李兵 《广西经济》2009,(4):43-44
一、立足农村特色,树立两大创新典型马山县是山区农业县.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深入调研.筛选出了古零镇六合村内崃经联社和古零村弄拉经联社两个典型,并根据两个典型的特点.分别确定组建六合旱藕专业合作社和弄拉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专门成立工作组指导、配合群众制订、审议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选举产生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和监事会成员.并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对邯郸市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门调查.旨在充分利用农村庭院的闲散土地.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小康建设。据本次调查显示,全市庭院经济总收入21.74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纯收入191.7亿元的11.48%,人均增收317元。我们深深感到.庭院经济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效益高、资源利用充分的综合性经济,依然是当前条件下,我市农村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方寸之地,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2008农民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8年,中国农村发生了大变化。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统筹城乡有了实质性进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放慢;3月的冰冻灾害和5月的地震灾害对南方农村和四川灾区农村的农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秋季的三鹿牛奶事件和四川柑桔事件形成相关生产农户产品滞销,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事件举国关注。根据国际经济形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管理是建立在权利和义务平衡基础上的。对于社会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其权利的保障是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基础。而社会的公正和平等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我国,就社会整体而言,农民是弱势群体,其权利的保障是全社会实现公正、平等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镇南沃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农民增牧致富的新渠道,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开辟了新的途径,让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投入到创办二、三产业之中,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小林 《老区建设》2008,(11):29-3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近60%。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近几年,党和政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活了农村经济,农业连年丰产,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4.
詹静 《北方经济》2006,(4):64-6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核心在增收。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品、效益问题,也有生产、市场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农民就业不充分。本文认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这是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后,冲破体制约束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又一次创新,是农民主动积极参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农民增收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建立公共财政必将对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影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经济》2008,(4):23-23
此次总理报告专门拿出一个章节来论述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让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很激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铜川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中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业连续战胜了多重自然灾害影响和重大动物疫情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柯科 《老区建设》2012,(19):35-35
9月6日,作为综合处党建和综治。工作联络员,我参加了赴万年县汗家乡山下村“八个一”专题调研活动,与村民零距离接触,很受教育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而其核心和关键所在,则是农民的增收问题。作为国家贫困山区县的方山,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出路又在哪里?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需在进一步落实党的富农政策,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千方百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力避地下资源匮乏,工作基础较差,资本积累不够,农民素质低下等之短,广扬畜牧业潜力巨大,特色农业优势明显,耕作条件相对较好等之长,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积极走“农、林、牧、种、养、加”综合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记者:湖北省一直都非常重视革命老区的建设,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扶持老区建设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老区法规,请问《条例》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罗清泉:湖北是一个老区贫困地区比重较大的省份,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扶老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如果没有老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也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些年,我省老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