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县农民饮上了清洁水"八五"期间,赣县根据"自办公助"的原则,多形式、多渠道筹集改水资金,县乡财政共下拨5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改水。到1995年底,全县完成自来水工程104处、发展家用水泵1400多个、压把水井7000多口、有必3万农民饮上...  相似文献   

2.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目前在全国已达百万之多。"蚁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重点关注的一个民生热点。而"蚁族"就业问题既是"蚁族"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对此,应对"蚁族"就业现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彭腾 《江苏经济探讨》2011,(5):67-70,89
"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然而在落实中存在的"多予"相对不足和"少取"名实不符的现实局限,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现从狭义的"多予"向广义的"多予"转变,从显性的"少取"向隐性的"少取"转变,并最终实现"多予少取"向"多予不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利益维护问题。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被越来越多地征用,"少地"或"失地"农民将随着征地量的增大而增加。保障"少地"或"失地"的农民获得长期稳定乃至富足的生活来源,使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这事关农业、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民荒"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工作继续推进的重要瓶颈。学术界对此也持各种不同看法,因此,厘清有关"农民荒"问题的争议,剖析该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是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关于"农民荒"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批批补助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的到位,按要求要为每个农民在银行、信用社(以下统称银行网点)开立活期储蓄账户,该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明确的时间要求,笔者就粮食直补资金为农民开储蓄账户问题进行了调查。一、农民和农民基本情况以调查所在县为例,全县农业人口有60多万,农户14.7万多户,从此次粮种直补资金看,每亩补助10元,每农户补助金额少的仅有4元,一般的均在20元左右,户均21.5元,种粮大户在该县初露端倪,但绝对量所占比例很小,况且,粮食直补资金是以土地承包人为受补对象的,因此,种粮大户不可能直接从中受益。二、开设粮食直补账户收集…  相似文献   

7.
曹潇滢 《北方经济》2012,(19):25-2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着中国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更加富裕型小康社会的实现,而且关系着中国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三农"问题关系着中国的大局。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在党和政府日益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吉安地区实施“竹业工程”江西省吉安地区把发展竹业生产作为"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吉安"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九五"期间要实现改造低产毛竹林100万亩,扩建100万亩,力争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努力实现"两增"(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两富"(富民、富县)...  相似文献   

9.
何敏敏 《发展》2011,(11):124-12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仅经常出现在有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研究文章上,现在也频频出现在报纸杂志上。这一短语已深入人心,已有很多人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及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本文对以前的文献进行总结,把这问题放入"三农"问题的背景中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力走了田谁种邹国义"打工潮"的出现,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力,又使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迅速脱贫致富,其好处不胜枚举。据有关资料统计,1993年春节前后,全国约有5000万农民外出打工,且预计今后每年会增加1000万人。一浪高过一浪的"打...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公布了一份"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彩民总数已达两亿多人,其中,问题彩民约700万人,重度问题彩民达43万人!问题彩民700万人?好家伙,够吓人!啥叫问题彩民?问题彩民者,购买彩票把脑子弄出问题而难以自拔之人也。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农民主体性角度出发,揭示当前农民因缺乏必要的主体性条件而构成了破解"三农"问题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破解"三农"就需重塑农民主体性。其对策为:通过土地确权使农民获得经济主体性,扩大农民参政能力提高其政治主体性,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以增强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夯实农村文化教育以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3.
赵珍  王伟 《新疆财经》2010,(4):75-79
新疆首批13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县(市)开始实施"新农保"。本文主要从"农民个人能缴多少,财政补贴能有多少,养老领取能付多少,基金运行能撑多久"这四个方面来测算分析,期望有助于这项制度在新疆全面实施时,真正实现"农民当前有能力支付,政府始终有财力承担,农民未来有保障生活"这一目标,这样才能最终解决好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即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市民化是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实现背景下的重要课题。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对加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金港镇滩上村还是江苏省张家港市9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当时,村工业销售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负债2400万元,贷款50万元,是金港镇有名的贫困村,人们因之称之为"坍上村"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土地经营方式,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也没有明确产权代表和执行主体的界限和地位,更没有解决"农民集体"与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如何让农民享受到因土地增值所获得的收益,不应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应是有关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7.
减轻农民负担必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汪东海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抓了十多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许多地方仍不尽人意。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除少数乡、村干部为保"政绩",采取拔高农民纯收入、多报果林、家畜、水产种养数字.致使农民多交提留款、多纳税...  相似文献   

18.
涌山镇乡镇企业腾飞的奥秘吴望铭,陈大雄素有"乌金之乡"美称的乐平市涌山镇,1993年以令人惊羡的高速高效实现了"四个一"的奋斗目标,即: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1768.44万元,创利润1176.78万元,财政增收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  相似文献   

19.
李焱 《首都经济》2010,(4):78-80
从"浙江村"起家的大红门商贸区,已成为一个拥有100多万平米营业面积、5000多个国内外品牌、1万多家商户、10多万从业人员,年交易量占北京市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年交易总额57%,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服饰和纺织品批发集散地。但要打造成为北京CBC(clothing business center),建成北京"时装之都"核心区,还需要完成"脱胎换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多想些“销路”冠伍近闻某地一乡村领导趁赴外地出差的机会,帮助农民牵线搭桥,使成群的活鸭"坐"上了火车,成吨的生姜水运海南。可见要想广开财路,帮助农民致富,还得绷紧这很"弦"-多想些"销路"。时下搞市场经济,农民腾出资金和劳力,使多种经营活跃起来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