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对中国以低消费、高储蓄为特点的经济结构失衡提出了一个理论解释。在政治锦标赛的框架下,地方政府成为生产型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表现为更偏好于投资生产性的公共品,挤压其他非生产性但和民生福利紧密相关的支出项目。生产型政府一方面会加大自身部门的储蓄(投资)倾向,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性公共品对企业部门形成补贴,从而会进一步加大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以及企业部门的再投资倾向,最终导致低消费和高储蓄的经济结构。当国内储蓄率增长过快而国内投资因为金融抑制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原因无法跟上时,国内就会形成净储蓄,即经常账户盈余。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失衡的动因及其调整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忠泽 《改革》2007,(9):13-19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内外失衡格局:内部失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外部失衡则以双顺差为特征。我国经济内外失衡源于其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选择。单一政策不能解决我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而应该更多地倚重财政政策。鉴于财政扩张与货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根据我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应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依然是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挑战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结构扭曲和经济失衡的结果。金融抑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抑制性的金融政策,扭曲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分配,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常账户顺差。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欠发达,拥有净储蓄的企业在国内直接投资或者金融投资机会较少。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适宜的技术或者廉价的生产要素以促进国内生产,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和整体投资回报率。特别的,在金融抑制政策中,对金融市场的限制、信贷约束以及利率管制是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4):1-21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金融后进国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国家储蓄小于投资,经常账户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账户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这样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账户“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在行业的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使得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首要问题。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及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并提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调节经济内外失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过低。2008年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7%,而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这一比例都接近或高于5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增长模式和过高的预防性储蓄水平。过高的预防性储蓄是因为与养老和健康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高等教育费用的增加。这种"高储蓄、低消费"倾向被认为是导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和全球经济失衡的关键因素,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巨大的结构失衡。美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过度借贷、过度消费、储蓄不足。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我们过度依赖出口与投资、过度储蓄、消费过少。由中国进口的低廉的产品降低了美国的物价、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压制了美国工人的工资,这两个因素控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结构失衡日趋严重。对内看,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储蓄始终大于投资;对外看,表现为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  相似文献   

9.
加快居民储蓄向有效投资转化促进经济新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储蓄急剧增长,投资所产生的供给又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系列看似悖论却实际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储蓄增长原因,剖析我国投资结构现状及投资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后,结合有效投资理论认为;我国应加快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加快居民储蓄向有效投资的转化,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相似文献   

10.
高增长导致高储蓄:一个基于消费攀比的解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离散时间、内生增长模型中,讨论了增长与储蓄的关系。在引入理性消费攀比后,不仅高储蓄可以导致高增长,高增长也可以导致高储蓄,其原因是攀比效应同时提高了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当公众提高当前消费时,会导致未来消费低于其他个体,从而造成个体未来效用的较大损失,这从理论上支持了增长导致储蓄的观点,也为近年来中国消费需求不旺、储蓄率偏高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