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让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包括IPTV、手机电视、楼宇液晶电视、交通载体上的移动电视、户外大型液晶电视、互联网等构成了新媒体势力的中间力量,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有了更多数字化的味道,同时也有了更多细分化和  相似文献   

2.
牛明 《中国报业》2023,(9):46-47
移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巨变,新媒体时代的序幕就此拉开。在此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大屏”向“小屏”的转变,智能移动终端逐渐取代电视媒体,导致大屏传播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本文重新审视新媒体环境,深入探究现阶段大屏传播存在的不足,以和谐共融为基调,探索大屏传播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杨光 《中国报业》2023,(13):112-113
电视民生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如传播时效滞后、传播渠道受限、传播内容同质且价值低等。面对新的媒介生态和媒体格局,电视台应该用新媒体思维,从时效、平台、品牌等几个角度对电视民生节目进行再造,为人民群众贡献更多精品内容。  相似文献   

4.
唐友明 《中国报业》2023,(15):110-111
电视民生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如传播时效滞后、传播渠道受限、传播内容同质且价值低等。面对新的媒介生态和媒体格局,电视台应该用新媒体思维,从时效、平台、品牌等几个角度对电视民生节目进行再造,促进电视民生节目的良好发展,为人民群众贡献更多的精品内容。  相似文献   

5.
广告传播一直以来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和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媒体进入千家万户,现代广告也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方式向消费者告知商品信息,通过新媒体实现广告传播的营销方式正逐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笔者在本文中,将着重对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各类广告类别及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归结新媒体时代更为完整的广告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生态环境的快速转变,给电视节目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价值、功能、意义和影响力都应得到重视和再认识,探讨研究其发展思路已势在必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不能沉浸于固有的传播方式,需要转变思路。文章以山东卫视深度报道栏目《调查》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整个电视行业面临的危机。并且结合《调查》栏目的具体案例,分析《调查》栏目存在的困境,从而寻找电视媒体深度报道栏目的突破口,探讨《调查》应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打造出品牌效应,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罗维 《中国报业》2020,(4):42-43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传播应建立在"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前提下,从电视传播的受众、渠道、内容及传播者等四方面反思,以寻求突破。本文立足新媒体视域,在归纳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前提下,分析电视传播面临众多挑战以及挑战原因,进而得出有利于新媒体视域下电视传播未来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陆超 《中国报业》2023,(10):164-165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电视媒体有必要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本文提出寻找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切入点、创新媒体融合思维,提高受众参与度,促进内容融合与传播渠道融合,强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技术融合,加强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运营融合,打造核心品牌,突出品牌效应等策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熊雯婷 《中国报业》2012,(24):97-9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的突飞猛进掀起了传播产业的新的一轮高潮。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将会加速融合,报纸开设网络版,以及报纸、杂志与网站合作开设线上发行平台,以及广播的网络化、电视的网络化都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上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含有更高的技术性、信息性、互动性。新媒体以独特的传播形式引领着传播行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电视传播以及电视广告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传播方式,未来,它在跨媒体整合上的潜力也无可限量。  相似文献   

11.
戴榆 《中国广告》2008,(10):150-153
随着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全面介入了普通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甚至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也非常有必要关注新媒体所承载的价值问题。本文以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为例,从媒介、受众、内容、效果等各个方面分析其如何实现价值、实现何种价值的问题,提出新媒体不应仅仅停留在商业层次,而应承载主流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发展前景才会更广阔,才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田静 《中国报业》2022,(21):80-81
为适应媒体行业的转型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必须与时俱进,面对融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民生新闻节目要突破发展瓶颈,借助媒体融合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为公众制作更多优质节目。本文探讨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传播力的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于金超 《中国报业》2022,(23):94-95
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步普及,各类大小屏幕组成了全新的视频列阵,多屏传播将成为电视内容的主要传播方式。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电视媒体要深入总结多屏传播与社交互动实践的基本情况,探究有效的发展策略。本文总结分析电视媒体多屏传播与社交互动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告导报》2004,(7):116-119
卫星电视是对传统电视传播方式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过去发射塔和中转站传播的方式,打破了电视覆盖的地域限制,使电视的影响从区域发展到全国,成为最具渗透力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张法力  王丽娜 《中国报业》2012,(12):149-15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及传媒业的发展,体育广告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广泛。新媒体进入千家万户,现代体育广告传播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方式,而是越来越多地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进行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本文将着重对体育广告的传播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体育广告业发展,更好地为受众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吴新胜 《中国报业》2021,(10):32-33
进入新时代,在智能化信息发展的影响下,很多不同领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传播媒体而言,电视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新媒体和数字化相结合的时代,其媒体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电视媒介要以传统的信息呈现形式,结合新媒体的多样信息收集方式,促进数字电视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7):219-220
网络的发展和多平台的收看方式一再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冲击,为了顺应受众对节目内容的需求,电视新媒体的范围已不应仅仅包括智能电视和IPTV,电视媒体结合新的网络技术,以其本身的内容资源作为支撑发展的电视新媒体受到了更多的瞩目,不论是其与视频网站合作还是自己成立的新媒体平台,搭乘渠道的便利,规避了受众注意力的多屏幕分割,与此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全新的节目收看和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白杨 《中国报业》2023,(10):112-1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了巨大影响。分众传播和公益互动能弥补电视民生新闻的缺陷,使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得到新的突破和发展,促进媒体更好地融合。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震难发生以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这些天,他们精心制作与播放的救灾(视频)画面成为数百万上海人上班途中不可缺少的感动。本次震难中,许多媒体的反应与行动得到了充分肯定,然而我以为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更值得探讨。新媒体一直被认为是非主流的边缘媒体,只能传播一些商业信息。但是,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在国家的非常时期深明大义,利用自身的传播资源与直播功能,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第一时间向广大市民传达了党与政府的声音,直观反映了灾区的情景;同时还承担起为政府各个部门播报最新的救灾进展、助灾需求等信息,成为人民离不开的宣传阵地。更重要的是,它在上班途中的车厢中传播,弥补了主流媒体无法到达的死角,与电视、报纸等媒体形成了有效的互补。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给予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是,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户外活动不断增多,传统媒体接触时间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新媒体能够发挥其独到的传播价值。而且只要有效引导,这种价值不仅停留在商业领域,而且可以体现出更大的社会意义。因此,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值得充分肯定,并应得到更多新媒体的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虎 《中国报业》2014,(24):61-62
新闻现场报道是一种常见的电视报道形式,能最大程度体现电视的传播特色。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增加,新闻报道的形式也有很多,如报纸新闻报道、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最具优势,现场报道对电视多种元素的体现非常充分,也能体现传播优势,它是一种传播手段和方法。今后电视新闻传播会更多地向现场报道方向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报道艺术,将更好的新闻带给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