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依照权力机关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补充司法行为.城市房屋拆迁的合法主体包括房屋产权人、对房屋进行征收后的国家以及人民法院.在拆迁中与房屋产权人产生纠纷的只有代表国家进行征收的行政机关,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现有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解决.开发商与房屋产权人达不成拆迁协议不是民事纠纷,不存在行政裁决的前提条件,因此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没有存在的必要,应废除该制度,但行政裁决作为一种独立的解决特定民事纠纷的制度应保留并完善.  相似文献   

2.
赵杰 《中国经贸》2009,(10):175-17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房屋拆迁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研究,并进一步阐述了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4.
席玉民 《特区经济》2007,(7):230-231
我国城市拆迁纠纷频繁发生,暴露了我国拆迁法律的缺位错位问题,包括新通过的《物权法》在内的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能够明确界定征收征用公民私有财产的"公共利益"的含义。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为行政法规与《宪法》和《立法法》等上位法冲突,各省市的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更是各行其政,造成我国目前拆迁主体错位,裁决程序不公,司法救济不畅,拆迁惨案频发的混乱局面。只有尽快进行拆迁立法,才能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李文 《中国经贸》2014,(18):83-83
本文主要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进行分析,总结了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进行完善的措施。现阶段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执行拆迁工作成本高难度大、强制拆迁工作与拆迁户之间矛盾升级、房屋拆迁工作没有合理的管理政策,相关人员应合理选取解决措施,提高房屋拆迁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胡献旁 《科学决策》2008,(12):183-183
拆迁人是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拆迁人与政府的利益相互交织往往是引起被拆迁人不满的前提,政府既要为了公共利益层面而进行房屋拆迁,又要规范其工作人员的行为,防止权力寻租,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活动空间就成为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拆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界定政府活动空间、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和完善拆迁人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房屋的拆迁也伴随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升温,但是由于拆迁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现实生活中因为拆迁带来的纠纷矛盾频频出现,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一大障碍,解决好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拆迁立法,建立一套监督机制,控制政府在房屋拆迁中的权限.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其所涉及主体与利益的多样性,以及主体利益之间的碰撞,使得这个进程变得极为复杂。本文着重讨论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在阐释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职能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以矫正政府职能的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9.
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意见》的实施对于规范拆迁行为,缓解社会矛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房屋商业拆迁是一个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现象.由于法律规制上的缺失,城市房屋商业拆迁已经引发了大量令人震惊的社会事件.在参考中国香港地区针对同一问题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基础上,中国内地应该借鉴香港经验,从实际出发,适当引入强制售卖制度以解决这个当前已经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红星  滕跃 《乡镇经济》2011,(4):54-56,69
随着主体资源的不断减少,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面临转型的路径选择。在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受到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困扰,需要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构建公共政策支持系统,破解城市在转型中的困境,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已成为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阻碍了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可以发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成本和公共选择的结果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所以说制度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作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过程,具有制度变迁的属性和特征。新农村建设以分配制度的变化为起点,涉及城乡各项制度的调整,并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格局关系。新农村建设适宜采用政府主导下强制和诱致相结合,渐近展开的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唐慎 《改革》2005,(3):53-58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可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阶段、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阶段、诱致性制度变迁阶段,每个阶段都与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对应叠合。开发区区域演进历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中国经济转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建立开发区就是利用新的获利机会诱致制度变迁,推动体制转换,是最典型的不触及存量结构的增量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在各大城市人才争夺战呈现白热化的趋势下,分析、发现城市人口吸引力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使用LassoCV从城市影响因素的高维度数据集中提取到合理、简单的影响因素变量集,同时保证模型的数值性能和泛化能力;使用R型聚类对与目标变量正向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得到更为清晰的筛选变量集结构。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提升东莞城市人口吸引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受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学理启发,作者提出了国际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范式,并以此探讨国际制度变迁如何影响东亚体系的和平转型。未来和平转型后的东亚体系将呈现一种嵌套交叠式制度联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东亚多边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体系互相交叠、兼容共存。多边合作体系既不能化解美国双边同盟体系,美国双边同盟体系也不能主导多边合作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交的现实做法是从兼容美国双边同盟体系的这一路径出发,在东亚地区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立多边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任保平  白永秀 《改革》2004,(5):23-29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运用经济发展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的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发展进行评析来看,经济发展成本的相对数量有所下降,但绝对数量仍然有上升之势。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制度供给:在基础性的制度供给方面,建立“经济发展成本内生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正式制度供给方面,要把建立中国的绿色经济制度作为出发点,解决制度缺位和提高制度的实施效果;在非正式制度供给方面,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更新生活观念,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解放后西藏草场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大的变动,其中,有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有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总体上看,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都取得了较优的绩效,如家庭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但由于制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西藏牧区草场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牧区草场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城市竞争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城市自主权的不断增强,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以致城市竞争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此,把城市竞争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我国城市间竞争现状、原因、后果,总结了城市竞争的特点,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并对城市在竞争中的地位进行了划分,提出了相应策略,希望以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