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三次大的革命由罗默、卢卡斯创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所引领,他们最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因.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比较低,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构成了关于经济增长过程经验规律的研究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从而使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将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结合软投入理论,分析经济增长中的软投入效应,并解释经济增长的过程。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经济增长假定一个经济系统,生产两种产品X和Y,面对一定的资源约束和技术水平,以X产量作为横轴,Y的产量作为纵轴,可描绘出可能生产的各种X和Y的产量组合点,最外面的点连成一条线,称之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如图)。凡在生产可…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理论派的增长理论。第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要素投入非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论述了要素投入非均衡性是产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调控不平衡宏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治理要素投入的非均衡,才是治本;第三,建立了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型;第四,证明了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而且也包括了结构主义的增长方程,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回归分析中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实力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指标,增加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进步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本文具体分析陕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客观评价陕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甘肃省1979—2008年的时序数据,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分析框架,考察了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度量了三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其弹性系数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GDP增长率的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向均衡收敛。教育投入的误差修正系数有正确的符号,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且二者贡献程度上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秀玉 《山东经济》2006,22(3):144-147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79—2002年的山东省教育投入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省教育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教育投入在我省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我省的教育投入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就业问题动态均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玮 《特区经济》2009,242(3):217-218
科学地研究教育投入、就业与经济增长系统的、动态的关系,不仅可以反映出短期内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且可以研究长期内它们之间的动态调整机制。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整模型,定量地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芳  陈鹏  张在来 《山东经济》2009,25(4):34-39
文章依据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眦)等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长期效应来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比较强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受教育者个人学杂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为负,其他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虽然有限,但其效应表现为正向作用。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在以后高等教育扩张的过程中,应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份额,稳定或降低受教育者个人承担份额,大力发展其他渠道的教育投入,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1.
消费和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正处于“外忧内患”的时期,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恶化,通过外需刺激经济增长非常有限,同时内需也相当不足。面对危机,中国要确保今后几年经济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文章主要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实证分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孙志毅  陈儒 《改革与战略》2014,(11):112-115
文章基于1978—2012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年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为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互为双向因果关系,教育投入与新型城镇化为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增加教育投入对于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正向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投资外溢与江苏经济增长:一项实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鉴菲德模型,在收集1992—2006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对教育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外溢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由实证结果可知,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是巨大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江苏教育部门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相比生产力较低。最后就提升江苏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文章根据灰色关联理论,结合山西省2001-2011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分析科技投入各指标与GDP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科技投入强度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科技人员投入产生的影响次之。最后结合研究成果,给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苏省1998年至2009年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文章研究了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为3年左右,随着滞后年份的延长这种带动作用呈现下降的趋势,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从科技战略的长远发展考虑,江苏省既要继续增加R&D投入总量,也要重视不同研究性质经费投入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交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交通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本文得到的结论是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3和0.062。这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2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活动,中国更是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后利用中国的实践探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最后给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财政性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教育投资的层级结构分析和政府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比率等角度考察了台湾地区教育经费投资的现状。同时,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对1981—2011年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动态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1982-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通过建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以及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模型,对中国FDI、FP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静 《科技和产业》2014,14(10):140-142
采用1981-2012年的年度数据,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引入投资增长率这一中间变量分析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根据实证分析,得到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投资的增长,继而使得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而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投资增长,继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