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物价指数的高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实现其保值增值的基本途径就是参与有效的投资运作。因此,有必要遵循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高收益性、高安全性、低风险性、高流动性"原则,结合国外经验,对养老保险基金在传统投资渠道、指数化基金、股市、抵押贷款、不动产、海外投资等相关投资渠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值增值关乎养老保险制度能否真正发挥养老功效。投资是实现基金增长的核心一环,但有投资就必然存在风险,如何在确保收益的基础上对投资风险进行控制,本文就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现状和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是世界各国一直探索但仍未较好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尤其是由于金融危机而导致的资产缩水和经济下滑,加之近年来物价飞涨造成的支付未来养老金的压力,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文章提出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以更好地实现其保值增值,并指出运营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如何投资一直是社会研究的热点。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指数化的投资运作保险基金已成为主流,指数化投资是否适合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本文根据指数化投资的独特优势,分析养老保险基金选择指数化投资的理论依据,并对指数化投资策略与主动投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论证指数化投资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本文分析的结果,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从现金收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也开始日益增大。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保险参保率低和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矛盾突出,急需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以迎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最后提出了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2016年确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策略以来,社会老龄化和通货膨胀压力得到了缓解.但不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不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基于投资主体法律关系复杂性的思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资产限制过多、受益人利益缺乏法律保护、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等方面.对此,应在风险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对策,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安全下实现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论养老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风险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范围,政策上已不再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有价证券。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目的在于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为了有效地进行投资营运,必须客观地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条件和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必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建设。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存在法律层次低、覆盖面狭窄、社会化程度低、基金保值增值难等缺陷,鉴于此,建议应该采取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层次和社会化程度、扩大覆盖面、对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等措施来实现保值增值,以期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基金被挤占挪用、管理手段软化等,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办法加强管理。在做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基金投资运营渠道、实施政企分开、加强立法和社会监督体系,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1.
“总量少、增长慢、开支大”是影响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的关键要素,因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和保值增值成了两大核心问题。本文首先构建养老保险基金供需模型,采用预测数据分低、中、高三种养老金替代率方案,纵向具体预测出未来15年养老金的供需缺口;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假设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股票和国债,并依据2001—2015年的具体数据测算出三种目标方案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结果发现,随着目标层次的提高,最优投资组合中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例不断上升,这对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稳健运行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投资运营过程中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问题,基于罚函数理论,构建组合收益率损失厌恶效用与不同资产收益率损失厌恶效用之间的偏差函数,以偏差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将不同资产的比例限制作为边界条件,建立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最后,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的最优投资策略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考虑投资主体损失厌恶心理的最优资产配置比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均值一方差理论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股票市场规模、收益和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所占份额仍太小,对股市影响有限;股票市场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整体收益贡献较大;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符合最高比例限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仅依靠筹集手段,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基金运营来实现增值,才能不断扩大基金规模,提高支付能力。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管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能否健康、安全运行的关键。文章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基金运营管理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基本途径,同时强调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防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的风险,确保基金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战略储备资金,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主要目标。然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支出压力、社会保障转轨带来的隐性债务压力、通货膨胀带来的基金贬值风险等因素凸显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迫切性。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收益受投资方式、监管的有效性、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时,应采取多项路径选择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推行,标志着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制度运行的任意性和不稳定性、基金运行渠道和统筹层次限制了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基金管理模式效率不高,补贴机制存在不稳定性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议: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对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实行市场化管理;提高基金运营层次,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责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等,以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2009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两年多以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各省市顺利推进。资金筹集、待遇水平、保险基金增值保值等方面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本文分析、总结和比较了河南省郑州市和罗山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全国正在进行的新农保试点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11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单一,难以实现保值增值。欧洲债务危机再次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如何在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扩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将社保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进行风险鉴别和风险度量,首先对我国社保基金运营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然后重点提出了通过研判大势,从整体上回避系统性风险、分散投资,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应用CAPM、VAR为代表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强监管,规避管理风险等四个方面的社保基金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养老权而不是财产权,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财户权益的根本意义在于保障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权。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行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这不仅未能化解养老金支付风险,而且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基金贬值程度也随着做实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另外,做实个人账户抬高了储蓄率并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挤出效应。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通过名义账户制从根本上体现企业职工的财产权和社会养老权,解决做实账户制所出现的效用损耗问题,化解养老金贬值风险和支付危机,从而使得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基金缺口大,是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如何收缴,如何使基金保值、增值,而忽视了基金隐性流失问题。其实基金黑洞多,隐性流失严重,是一个很大的暗流,它使社会保险问题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