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2008年3月我国政府公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2010年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呈现积极有序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有两件值得重视的大事,一是国务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二是财政部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文件连同此前已经公布的八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规章,紧密配合今年起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构成了一个协调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草案)》,这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这一法律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2009年在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时,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新农村能源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新时期农村能源建设不能延续过去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而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认为,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渠道,其中包括金融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发与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贯彻我国能源节约战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记者就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我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现状、有关政策与举措.请教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建立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其中以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表现的尤为显著。截至2006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产  相似文献   

8.
陈平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2):11-14,44
在大力推进产业集群政策的近二十年间,澳大利亚已经出现了酒类、旅游、可再生能源、教育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本文从澳大利亚阿得莱德都市地区、昆士兰州极北部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州亨特地区等三个典型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案例入手,分析了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在推进区域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的政策实践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产业集群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投资》2007,(11):18-20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面对传统能源供给日益严峻,发展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宣传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我刊特以“可再生能源的实践与策略”为主题,从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发展前景、远期规划等多角度组织文章进行宣传。旨在反映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介绍了一些省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实践经验和政策措施,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又好又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问题越发严峻。在诸多挑战面前,世界各国不谋而合寻找到一条坦途,就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风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太阳能、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起草正式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议程,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2003~2007年,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和市场规模的增长量已经超过了之前20年的总和,使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和热点,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是我国随销售电量、统一标准征收的,旨在鼓励全社会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调动社会各种力量踊跃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入手,将其分为配额交易阶段和全额上缴、定期拨付两个阶段,就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牵涉部门多、资金拨付不及时、电网企业工作负担重等问题,提出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概括了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展望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前景,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不仅需要可再生能源产业界锲而不舍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SWOT方法从政策、市场、技术、社会等层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定价的各种因素,测算出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减少CO2的排放量,并着重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环境经济影响。在参考国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对CO2排放量贡献和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测算出中国可再生能源在高、中、低发展目标水平下的CO2排放减少量。采用可计算的一般可均衡(CGE)模型测算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宏观经济影响: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中国GDP产生负向影响,但冲击并不大;另一方面,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显著减少CO2和SO2的排放,有利于降低单位GDP能耗。分析中国可再生能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中国政府现阶段的可再生能源定价的政策选择,最后就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定价和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投资》2007,(11):18-20
今年9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以指导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项目建设。本刊特摘选了重点领域如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2010年和2020年的远景目标,以期对产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以来,樊京春博士一直从事可再生能源规划,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评价,以及能源模型分析工作,参加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编写的技术支持工作,参与多项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内的相关可再生能源研究项目.2009年,作为评审专家参与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评审工作,樊京春博士主持编写了湖南、湖北、江苏、福建等省近十几个县的绿色能源示范县规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6100万千瓦,风电7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50万千瓦,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 能源面临枯竭已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焦点,也是刺激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丹麦风电占全部电力消费的20%,西班牙和德国的风电也分别占到全部电力消费的15%和7%,风电已满足欧盟5.3%的电力消费量.欧盟提出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达到欧盟全部能源消费量20%的发展目标,其中德国、法国、英国的目标分别是18%、23%和15%.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进步,产业实力明显提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我国可再生能源已步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同时,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我国现有的政策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针对此现象,周会长向我们叙述了对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几点意见. 能源结构调整,政策要挑起大梁 "十一五"末期,我国水电、风电、生物液体燃料等计入商品能源统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为2.55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约占7.9%.计入沼气、太阳能热利用等尚未纳入商品能源统计的品种,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为2.86亿吨标准煤,约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8.9%.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主要消费能源仍是化石能源,要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能源为辅的现代化能源结构必将经过一个漫长的调整期,而在此过程中,政策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一、2011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一)总体形势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下继续保持规模化发展态势,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初步统计显示,2011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等计入能源统计的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约3100万吨标准煤,加上水电后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为2.53亿吨,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3%;计人沼气、太阳能热利用等非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约2.9亿吨标准煤,约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4%.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可持续的能源支撑和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的开发.调整优化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莆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并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因此,必须推动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并提供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支持、保障和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