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均称"《手稿》")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学界也从不同的视角对异化理论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在深化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同时,却忽视了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文章重点探讨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即存在论维度和批判性维度,两种维度具有不同的指向,也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对《手稿》异化理论的解读,大多是从存在论的维度来研究,即在强调异化劳动存在论维度时忽视了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维度。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维度存在保留性批判和彻底性批判两种,两种维度既有方法论上的抽象到具体,也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一科学论断。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这篇文章中已具雏形,特别是强调了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直接作用,其调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萌芽,对于端正新时期贯彻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反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在历史和现实上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前见     
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前见以达到对文本的绝对把握,哲学解释学把前见看作理解的本体论处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前见是无法超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人首先属于历史,同时历史又是属于人的历史。在本体论意义上,一切理解都是从前见出发的理解,是无法超越的;在方法论意义上,一切理解又都是不断超越前见的理解,前见又都是可以并且应该被超越的。对前见本身应当保持自觉的解释学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解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理解的可能性、局限性、派生性等等。前见决定了理解的相对性,同时又决定了理解的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乔萌杰  王苒  赵苏杰 《商》2014,(48):93-93
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渡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为科学创新指出了路径和方向,成为科学哲学新旧观念的分水岭。本文主要从波普尔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和影响上研究进行综述,阐述经济学和哲学联姻的必要性和证伪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对各种观点进行分类整理,以此来探究二者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立志 《商》2013,(8Z):204-204
本文从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方法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的科学基础。认为其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经济学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法论基础是现代信息管理科学,技术基础是哲学。  相似文献   

6.
卡尔·门格尔开启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重视方法论和哲学基础的传统,并与德国历史学派进行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方法论争论。他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基于因果关系的主观主义、以经济学为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密切结合演绎法和归纳法并给予演绎法应有的重视、赞同方法论个人主义,发展出社会制度形成与演化的有机秩序理论。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重建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开创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8.
该文概述了中介语理论及中介语的主要特征,指出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的一种语言系统,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言发展段,具有系统性、变异性、可渗透性、石化性等特点。对中介语的研究,为外语教学中课堂语言输入,教学材料的选择、课程的设计等方面给以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孙红兰 《消费导刊》2014,(8):185-185
康德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大变革,对后来哲学家的思想和观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更为深远。现代西方哲学无论是继承还是批判都是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和完善也起源于康德哲学。但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虽然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但鉴于康德哲学的局限性,马克思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康德哲学某些思想和观念进行了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张玮 《商》2013,(11):236-236,220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最具有代表特征之一的一部著作,整部书中都有恢复马克思主义真正哲学的强烈意味。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重新提出了他对哲学重要问题的一些理解,并且阐述了历史及阶级意识等相关概念,并重新强调在当时社会,无产阶级和阶级意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乔萌杰  胡苗  赵苏杰 《商》2014,(50):115-115
众所周知,《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主要论著,从它们的主要内容来看,三大“批判”对应解决的是康德为哲学设定的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即认识和道德),其中《纯粹理性批判》建立了自然形而上学,为人类认识奠定了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建立了道德形而上学,为人类道德(自由)奠定了基础,《判断力批判》则是一座沟通自然与自由的桥梁,使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康德哲学目标中的第三个有关宗教的问题,是在其晚期的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解决的。很显然,从其哲学指归和目标来看,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只是实现三大启蒙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震 《消费导刊》2009,(7):218-218
何兆武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把康德历史哲学著作译介到国内,径直命名为"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哲学界长期以来对这一名称存在争议。本文从康德哲学体系建构的三个历史过程着眼,认为"历史理性批判"在康德意识中是不曾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正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本文分别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以及基本要求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萌  王云 《商》2014,(7):252-252
任何一项理论都需要方法论的支持,价值方法论是从主体角度分析社会的一种方法论,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一种有效的系统性应用工具,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面对事物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并经历多重实践得到了检验。江西华西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村”,在发展过程中娴熟的运用了多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本文将以江西华西村为例,简单论述一下价值方法论在华西村的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主流经济学处于一个非健康状态,其中重要一点原因在于对计量统计、数学模型的过于依赖,试图通过数字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完美的解释经济现象,我认为规律性的另一个侧面恰恰是偶然性和超现实性。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新趋势——批判实在论,主要对批判实在论的产生背景、哲学基本思想框架以及在经济学方法的借鉴意义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胜秀平  颜毓洁 《华商》2008,(10):65-66
本文是在认真、仔细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基础上,分析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初步转变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自己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表明了自己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反思与清算(尽管这种清算还不是很彻底),同时折射出了青年马克思在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新认识,从而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思想转变;开始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义思想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人自由意志的一种最高反应,人的生存和发展,相应的就形成了哲学的不断的发展和哲学功能的不断丰富,所以哲学不会有固定的含义,哲学也不会有既定的功能,它和人一样存在于不断追求和不断超越之中。主要论述了哲学独特功能即形成了关于人的现实的和精神的最精致、最超越的反映,并指导着人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的反思、批判、改造现实和超越现实。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人自由意志的一种最高反应,人的生存和发展,相应的就形成了哲学的不断的发展和哲学功能的不断丰富,所以哲学不会有固定的含义,哲学也不会有既定的功能,它和人一样存在于不断追求和不断超越之中。主要论述了哲学独特功能即形成了关于人的现实的和精神的最精致、最超越的反映,并指导着人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的反思、批判、改造现实和超越现实。  相似文献   

19.
杜建国 《中国市场》2007,(18):84-85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首先,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再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基础;第四,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思想的直接理论依据;最后,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就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从方法论上进行了思考;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当代文化价值;并从“问题意识”、“科学技术”以及“直面文本”、“直面哲学”和“直面时代”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