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校德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德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素质并促进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德育存在德育思想落实不到位、德育内容失范、师资力量薄弱、工作效率低下、德育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我国高校应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加强大学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素质,创立科学的德育方式,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校德育保障体系构建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高校德育体系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校团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的和谐度,均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应对措施,也是现代高校德育体系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学、中学、大学德育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强化德育的整体性,既要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着手,也要从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着手。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开放、多元的社会要求学校德育从强调知识的灌输转到强调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上来。为此,需要将道德教育目标从"教会顺从"变革为"学会选择";道德教育方法从灌输为主变革为以对话为主;道德教育课程从封闭变革为开放,从而建立一个开放的道德教育体系。但在开放的同时,必须坚持必要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校园德育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翠芳  李斌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247-248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德育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德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高校德育环境作为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高校德育的独特氛围,从各个方面影响、改变和塑造大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大影响和所产生的新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研究大学德育环境建设是增强大学德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社会大学德育教育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旭光 《商业研究》2001,(9):170-171
在信息化、网络化过程中,要促进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四结合的德育新模式的建立。网络化社会大学德育必须要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教育手段和开放的教育方式,要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使网上丰富的知识信息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辩能力,使其在网上的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通过四结合的德育新模式的建立,才能有效地做到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加强理论指导、思想启迪、行为规范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7.
刘丹 《商》2013,(3):284-284
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中,德育评价与考核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评价管理体系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近几年来,德育评价与考核成为学术界探讨的一个新热点。所以对德育评价与考核的意义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探讨,从而认清和正确处理德育评价和考核体系之间的精神与物质、选择与发展、理论与现实、科学与实践意义之间的关系,这对提高德育评价于考核效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的不断改变,行为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挑战。文章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行为实践能力研究入手,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为总体要求,围绕如何有效增强行为德育时效性采取多元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德育课程内容为依托,提高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整合德育各要素,完善社会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之根本,探索心理健康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新体系,加深对德育内涵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刘云峰 《北方经贸》2008,(4):133-134
以德治校的提出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发挥德的教育功能,使道德成为治理学校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以德治校必须要树立"德育"教育观,把德育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建立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具有人性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当前的一些家庭教育给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教育目标单一,盲目娇宠,放任自流,片面追求成绩,注重功利性目标,缺乏必要沟通等。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家长的道德文化素养、提升道德文化教育水平、建立交流沟通的渠道、制订明确的约法三章、调整道德文化教育的心态等途径,探寻走出道德文化教育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显性教育效果似乎很显著,但事实上,显性教育却存在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缺乏互动,教育内容缺乏真实的感受性,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符合其心理特征;而隐性教育以其间接、侧面的教育方式弥补了显性教育中的不足,与显性教育形成互补,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成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隐性教育与大学生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显性教育效果似乎很显著,但事实上,显性教育却存在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缺乏互动,教育内容缺乏真实的感受性,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符合其心理特征;而隐性教育以其间接、侧面的教育方式弥补了显性教育中的不足,与显性教育形成互补。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成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当下,大学生的德育问题越发爱到各界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代大学生却存在诸如认知与行为相脱节、学习道德缺失、就业道德认知匮乏等不足。它们的产生往往和家庭教育缺席、高校德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为了扭转现状,高校学生管理者应明确德育目标,丰富其内容,创新其方法,整合其资源,建立起与现代社会形态相协调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但作为道德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普遍受到大学生的冷落。反思当前高校德育现状,过分强调观念性德育目标,忽视德育目标主体的嬗变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并淡化了事实上的道德伦理行为是造成高校德育教学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应从弘扬人的精神生活追求、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建立德育主体的道德信念并发挥高校的社会批判功能等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荣德生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教育理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而要想使学生入脑入心,则关键在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目标上,要在培养与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其中理性因素的培育;从教育内容上,要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深层次理性思维的启迪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熏陶上;从教育措施上,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其突出的表现是:知识面狭窄,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缺乏互补效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素质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这一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部门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期望,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知识经济新时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新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实际,对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