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蓉 《商》2013,(9):58-58
龙是中国独有超自然力的象征性的一种神话对象。传统纹饰龙纹的发展与传承经历了原始时期,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的发展与变形。逐步演变成现代装饰龙纹与其他相关图形的结合在各个领域作为传统龙纹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然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国家,现代设计必定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设计不仅有着传统文化也有着现代的思维方式,用现代的思维方式来宣言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着现代设计感又不失我国的传统风格。我们只有在现代设计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才能在更多的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设计思潮;在这种表达形式中不断摸索,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性的装饰图形。现代设计里面包罗万象,在不同的设计中都会有着传统装饰龙纹的身影。之前说到的现代设计中传统装饰龙纹的融入可以使其更有历史的韵味以及便于传统纹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各种艺术活动交流频繁,艺术家们在文化的碰撞中受到启发,开始转变观念,并尝试借用各种艺术观念为我们的传统艺术注入活力本文从青花的起源发展、文化背景、传播延伸,把握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然后从它的装饰的艺术魅力、及现代艺术语言影响下的装饰规律来领悟青花的文化神韵和内在审美精神;进而利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传统美学思想。现代青花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我们对传统青花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结合现代的科技和人文条件分析了现代青花对传统青花图式的借用与再造。从而浅谈了现代艺术语言下的青花装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装饰艺术作为我们国家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璀璨的艺术明珠,在我们国家的艺术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在现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我们引进了国外的现代的设计观念,但也要将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与之相互融合配套。这样的中西结合能够让大家都接受。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在现代传统建筑文化藻井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展开,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典型装饰构件形式就是天花藻井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空间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从各方面反映中国宗法社会的礼乐次序和纲常伦理,以及国人的梦想和祈求。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热潮的掀起,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总结环境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表现,对营造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艺术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吉祥装饰纹样与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一个类别——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启论,通过对吉祥文化及吉祥装饰这一概念的历史源起及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的解析,着重论证其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旨在展示及推广传统吉祥文化,令传统吉祥装饰艺术更好的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从而更进一步影响和促进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开拓出包装设计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商》2015,(12)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与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家居环境设计的要求由大众化的装潢转变为偏向个性化的内部设计,因此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装饰符号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现代居民的青睐。由于现代装饰材质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向与艺术形式,因此,中式风格以其典雅秀丽又不失格调的特质在当今室内设计领域中蓬勃发展。本文就中式风格的特征与其所传达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并浅谈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装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着人的生命欲求和艺术鉴赏。我们通过对传统装饰文脉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从一个潜在层面认识中国传统装饰的艺术特性和文化品性以及深层民族精神的内核。  相似文献   

8.
当传设计师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的历史使命,吸收外来先进理念,发展超越传统文化,才能使包装设计既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每一种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而珍视和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关注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牢牢把握现代社会对视觉效果的重视与追求,这样才能使设计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程玮  张丽丹 《商》2014,(38):121-122
本文试着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以及现代包装设计的研究,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现实意义,指出其对现代包装设计的价值,以求为现代包装设计注入新的思想与设计源泉,使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可以走的更远、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4,(7)
吉祥寓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代表着先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盼。吉祥瑞图则是中国瓷器常用的传统装饰艺术,现代礼品瓷设计既要注重其审美功用,又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习惯,因此,吉祥寓意作为"礼"的象征被广泛的运用在现代礼品瓷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显示出独特魅力,尤其是汉代图形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形式美和意象美给现代设计带来的审美蕴性。必定能够为现代装饰设计提供丰富的养料。本文主要研究汉代图形的审美如何与现代装饰设计相融合,以及汉代图形将以怎样的形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得到应用,汉代图形对现代装饰设计有什么影响,如何对现代装饰设计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5,(5)
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类有意识地加工与生产美化过程。人类社会实践创造了昨天所有的文明成就,事实上,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消除;被保留下来的是为今天和明天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类文化的本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传统文化在艺术和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创新、传统文化和艺术,丢弃消极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因此,现代艺术和设计也将被蒙上阴影,甚至自我窒息而死。这不是耸人听闻,但也不是无事生非,但历史的教训。我们不断创新,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着强烈而持久的生命力的文化,无论是外国入侵,或自然灾害,都显然是原始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采取积极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传统文化建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3)
现代生活的舒适、快捷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人们在接受和传递信息方面更多地依赖于单一的视觉形象,视觉的交流成为主导。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已深深影响着追求艺术个性的设计师们。为了顺应数字革命、全球媒体影响而带来的变化,我们要很好的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保持现代设计民族个性和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9,(10)
云肩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符号,其装饰图案丰富,结构排列有寓意,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之瑰宝。本文通过分析云肩蕴含的文化价值,提取云肩元素结合现代丝巾设计手法,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顺应时代审美潮流,丰富丝巾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图案是现代设计的基础,是现代设计的一个文化根基,这些传统文化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文化瑰宝。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我们的现代设计才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图案元素、无论是古朴的原始图案,还是现代改良的图案再设计等在现代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它随着全球范围内"中国风"服饰时尚风潮的愈演愈烈,而深受世界各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的青睐,并在其服装设计作品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我国传统艺术在图案造型和装饰性方面为我们今天的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研究和探讨中国图案艺术的传统与现代在服饰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芸 《现代商业》2011,(17):288
轻古典主义装饰风格,是在人们追求过去古典艺术、得以释怀和放松的这种心理需求下应用而生的。是在现代结构、材料、技术的建筑内部空间里用传统的空间处理和装饰手法以及陈设艺术手法来进行设计,使中国传统样式的室内同时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行业特征。在和谐空间的借鉴下,这一风格的优势更加得到强化和凸显。  相似文献   

18.
在追逐现代设计思想、理论、方法的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支撑着我们整个艺术设计并可以让它永恒不息的精髓元素--地域文化。如何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并与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及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注重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设计的民族性展示,走国际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精神相结合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许多的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的意义不同,都是一个重要信息的表达。而现代社会图形文化正在逐步地改变着千百年来人民习惯了的文字表达方式,而对传统图形艺术也不能忽视,因为传统图形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吉祥寓意的分析,表现了中国传统图形具有的丰富思想内涵,促使我们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公园标识系统设计——常州红梅公园标识系统设计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梅公园整个标识系统设计中。我们秉承了公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基本规划理念.追求艺术与功能的统一,实现标识与环境共融的审美效果,力求把标识系统作为人文精神传播的载体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