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商》2015,(23)
消费主义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大众媒介文化传播方面也有着深入的影响。与传媒系统结合的传媒消费主义正在瓦解传媒公共性,进而瓦解社会的公共意识;消费主义成为一种反文明的力量存在,导致了部分国人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异化。同时,媒体的消费主义也正在逐步将传媒行业自身逐渐引入尴尬的境地,追腥逐臭地过度消费新闻事件,长篇累牍的大肆跟进报道,导致学者及普通大众出现厌烦心理,使传媒机构在流失自己的受众群,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因素。对媒介而言属于自掘坟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入手,论述了我国新闻传媒消费主义的若干表现,继而探究了我国传媒产生消费主义的原因、传媒和消费主义的关系,最后指出应该理性的看待传媒的消费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是一种必然,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传媒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传媒要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氛围,提高公众的消费品味,避免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3.
丁茜茜 《广告大观》2010,(3):99-103
在我国消费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承载并引领消费文化的当代传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力引领消费文化的变迁。虽然传媒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因素,但作用确是不可忽略的。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新闻、广告两个角度来分析《兰州日报》消费文化传播形态,并进行辩证分析。我们认为传媒新闻与广告的两级动态平衡,是引导好消费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同时传媒要防止过度的消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和对资产阶级消费理论的批判中诞生的,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并成功预见了当代消费主义的典型特征与消极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当代中国消费现状的现实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为指导,分析当代中国的消费现状,并结合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创新中国的消费文化,树立科学消费观,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5.
我很怀疑,在当今的商业文化环境中,是否还有一本比《救赎与消费》更值得一读的大众文化批评书籍。它以短短不足300页的篇幅,论述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也是惊世骇俗的商业伦理和文化分析课题:“如何看待和调控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消费教育——高等教育不该遗忘的角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是源自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受消费主义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表现出低俗消费、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良倾向。大学生消费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消费观,引导他们科学、理性地消费,高校要高度重视这一长期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7.
安静 《商业时代》2011,(4):21-23
在西方消费社会,广告的功能开始延伸,不再仅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和企业的信息,更为重要的作用似乎是创造出消费欲望和消费者,而由此产生了有关广告操控消费者的伦理质疑。改革开放后,消费主义思潮开始进入中国,导致同样问题的出现。文章认为消费主义时代和消费社会中广告功能的延伸是社会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单凭广告宣传是不可能制造无节制的消费欲望,并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因此,需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地看待广告和消费主义之间的联系以及广告功能延伸和所引发的伦理问题,这样才能使社会成员以消费者的角色形成合力,共同抵制消费主义泛滥对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侵蚀。  相似文献   

8.
张翔 《中国广告》2010,(4):88-88
我觉得高铁传媒的基点在于消费人群。在此我想强调的一个概念是,鉴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急速变化导致了传媒的一种混乱,这种急速的变化也带来了高铁经济的变化。由于技术的变革、交通方式的变革带来经济整体形势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人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广告符号与消费主义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国 《消费经济》2007,23(1):89-92
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倡导单纯物质消费,现代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消费主义的兴起影响着人们行为方式,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当代设计也必然受到了消费价值和观念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包含。  相似文献   

11.
论消费主义的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消费主义特别重视物质消费 ,并具有象征性和诱导性特征。消费主义既危害自然、危害社会 ,也危害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要控制和消除消费主义 ,必须从理论上去除套在消费主义头上的光环 ,并需要政府 ,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崛起,大数据这一概念正冲击着人们生活,同时在中国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媒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升级,形成了一些新兴的消费观念以及制度。本文主要针对消费的发展这一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消费参数和新消费主义的形成,最后综合前面的分析提出了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消费模式,为消费行为在大数据时代的变化和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全球化的脚步下,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城市都越来越多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且不管是消费方式,还是生活观念都让人们越来越多的体会到霸权文化的强势传播,资本主义商品输出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多样化的新媒体、新渠道和互联网的出现与融合,也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得以交流、传播。文化的深度融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认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理念也越来越多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消费观念也就逐渐形成,并指引着人们生活中新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促进了各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各国的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缘起于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也渐渐蔓延到中国的消费群体。作为一种思想浪潮,消费主义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本文从消费主义基本内涵、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影响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娜 《消费导刊》2009,(6):19-19
消费主义是战后主导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在刺激市场、拉动内需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伦理价值带来了冲击。建立一种超越消费主义的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变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姚登权 《消费经济》2005,21(4):82-86
消费主义不仅体现为广告及其对欲望的制造,也是整个社会生产、包括文化生产的重要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物质产品的生产受制于消费原则,而且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也受制于商品和消费法则,技术理性消解着审美原则。因此,消费主义文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形式主义确立了其文化立场——迎合市场需要,臣服金钱,走向商业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一、消费主义的产生和袭来消费主义(consumerism)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毫无顾虑、毫无节制的消费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与享乐当作是人生最高目标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  相似文献   

18.
戎雪峰 《广告大观》2007,(2S):112-113
看人类历史,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裂变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经济的膨胀发展速度成级数式增长。当代的社会经济被命名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信息大爆炸”。面对这一新情况,社会也本能的进入了一个“大传媒时代”。通过传媒,也只有依靠传媒,人们才能更迅速更节约的获得有效信息。可以这样说,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能否获得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蒋建国 《中国报业》2021,(5):126-126
网络消费文化作为当代文化的主要形态,对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入,对网民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也日益突出。网络消费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符号消费为主要方式,可以满足受众在信息搜寻、休闲娱乐、商务活动和互动交流等多方面的消费需求。作为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网络消费文化既体现了信息时代虚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表现了网民在赛博空间的"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20.
春节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具有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内在价值。本文以影视传媒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大众传媒由于自身的消费主义化,对春节文化进行了粗暴篡改,使传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