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诞生80年以来,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使它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现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民主是其始终奋斗目标之一。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亲身感受到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总结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思考,提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3.
牛建玲 《魅力中国》2010,(27):192-193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农民问题和农村改革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不仅直接领导和指导了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他借鉴苏东剧变的教训,又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宝贵经验,把东方农民问题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农民问题和农村改革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不仅直接领导和指导了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他借鉴苏东剧变的教训,又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宝贵经验,把东方农民问题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当代陕西》2001,(7):1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奋斗业绩,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一部气势恢弘的巨著,描绘出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党自诞生以来,从上海到遵义,从延安到北京,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6.
安晓泓 《魅力中国》2011,(20):125-125
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整顿党的作风和普遍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建设的伟大贡献。其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实践活动经历着以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近代以来,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日益发展,领导、管理问题日趋重要,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加速发展起来。1978年以后,中国的领导科学研究事业开始起步,人们特别重视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领导思想的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分别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验的总结和领导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如果我们按不同的领导集体作划分和比较的话,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特别擅长于思想政治工作;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则更注重制度建设,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内容,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最大的突破在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从内容上讲这三个阶段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也符合认知事物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凭借他的丰富经验、非儿智慧、超人胆略和历史地位,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论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已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此时,细心探究国防教育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丁成沛 《发展》2011,(9):88-89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90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2.
“合法性”(legitimacy)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的一种评价体系。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来的实践也说明政党的合法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执政合法性基础建构在个人魅力和意识形态之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侧重于从经济建设绩效方面进行合法性基础建构;以江泽民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侧重于民主和法制方面的法理性合法性基础的建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政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法理型合法性基础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疆发展的决策和指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十分关心新疆的经济建设,不仅亲临新疆视察指导,而且作了大量指示。新疆和平解放后,为帮助新疆个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提出许多有效的措施和理论观点,使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第一出发点是加快发展、加快改革。中国共产党四代主要领导人关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着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确立以发展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提出的理论新成果,它经过萌芽、基本形成、提出和丰富发展四个阶段。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蕴蓄萌芽阶段。早在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就蕴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旧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了将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实  相似文献   

17.
宁崇瑞 《发展》2011,(12):40-41
一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得以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立国安邦的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枷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对腐败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反腐败思想.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于新时期的反腐败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总结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国特色,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外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对外开放思想。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推进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重要意义。一、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外开放思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但是,它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思想却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开放意识制定中国革命的斗争方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就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没有先进的中国人从西方寻求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真理,就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