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4):F0002-F0002
史东山(1902-1955),电影导演、编剧,嘉兴海宁人。生于杭州,因爱家乡的东山,便以为名,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很深。因家贫,17岁外出谋生,业余学习绘画。1921年进上海影戏公司任美工师,并在某些影片中扮演一些角色,并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写电影剧本。1924年开始担任导演,次年编导第一部影片《杨花恨》,获得好评。1930年入联华影片公司。“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与蔡楚生合作,摄制我国第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共赴国难》。之后,又摄制《奋斗》《青年进行曲》《女人》《人之初》等影片。抗战期… 相似文献
2.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F0002-F0002
黄源(1906-2003),嘉兴海盐人,文学家,翻译家。1920年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与朱生豪、茅盾是前后同学,后转入上虞春晖中学。1925年到上海,后就职于劳动大学编译室。1933年,到进步文学月刊《文学》担任杂志的唯一专职编辑。《文学》月刊实际由茅盾主持,得到鲁迅、巴金、郁达夫等许多著名作家的积极支持,是当时中国影响最大、销路最广的进步文学月刊。鲁迅在《文学》上先后发表的25篇译著,大多经黄源之手;而黄源自己也翻译了多部译著,如《屠格涅夫的生平和作品》《将军病死在床上》《高尔基代表作》等。1934年起帮助鲁迅创办杂志《… 相似文献
3.
4.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1):F0002-F0002
陆维钊(1899-1980),嘉兴平湖人,书画艺术家。幼承家学,随祖父陆少云习书画,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文史部。1925年应聘在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助教,为王国维的助手。曾先后在松江女中、杭州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教学之余,协助叶恭绰编纂《全清词》。抗战胜利后,平湖县政府邀请他任县参议员,因深恶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坚辞不就。后定居杭州,直至解放,先后在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执教。1960年调浙江美术学院任中国画系教授。1963年,受院长潘天寿委托,主持创办书法篆刻科,任科主任,学科一切教学计… 相似文献
5.
6.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F0002-F0002
唐兰(1901—1979),嘉兴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1923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后与王国维相识,在研究甲骨文和金文方面得到他的指导。抗日战争前,先后在东北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尚书》《诗经》“三礼”和古文字学。1940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文科研究所导师。抗战胜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北京大学教授,并代理中文系主任。建国后,仍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并应故宫博物院之聘兼任设计员。1952年任中国历史学会候补理事,并调故宫博物院,先后任设计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列室主任、美术史部主任、副院长等职。1979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7.
8.
9.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F0002-F0002
孙道临(1921—2007),嘉善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1921年生于北京,幼年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193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燕京剧社的演出,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国华剧社和北平南北剧社,演出过话剧《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并导演《青春》一剧,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0.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2):F0002-F0002
沙可夫(1903—1961),嘉兴人。艺术教育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戏剧家。少年聪颖,富有艺术天赋。1926年去法国学习音乐,1927年受派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到上海,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2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参加了革命根据地第一所艺术学校蓝衫剧团学校的筹建工作。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院长。1948年任华北大学三部(文艺学院)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办公厅主任。1953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961年9月1日逝世。 相似文献
11.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F0002-F0002
李叔同(1880—1942),祖籍平湖,生于天津。早慧,七八岁学千家诗、唐诗,并习石鼓文、篆书等。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避居上海。入袁希濂、许幻园等创立的城南文社,所作诗文词赋,为文社之冠,书法深得汉魏六朝之秘,篆书刻石亦佳,于上海文坛初露头角,1902年秋,入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1905年秋,去日本留学。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欧油画,并入音乐学校兼学钢琴。翌年,在日本戏剧家藤泽浅二郎指导下,与曾孝谷等人发起组织春柳社,曾在东京演出话剧《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饰女主角,为我国话剧运动开创者之一。1910年回国,先后在天津、上海学校任教,1912年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后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先后共7年。在此期间,对我国早期艺术教育有创新贡献,培养造就了一批美术、音乐人才,其中有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相似文献
12.
13.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2):F0002-F0002
费哲民(1893-1978),海宁人,教授。辛亥革命后参加共和党。1913年去上海当店员,业余刻苦自学。1916年考入先施公司工作。“五四”运动后参加职工会活动,后又参加“救国十人团”,并主编《新国民》报。1920年,参加“五四”周年纪念大游行,遭军警打伤,不久接办劳工神圣社,后被迫解散。同年9月间。创办新文化图书馆和《自由杂志》,宣传革命思想。被军阀政府以“赤化工人、煽动罢工”罪名下令通缉,乃南下广州。1921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先后编辑《广州晨报》和《民治日报》副刊。8月随北伐军出发到桂林,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党务处宣传干事,主办《半周评论》和战地通讯社。1922年6月,因陈炯明叛变而被俘。8月脱险,潜回上海见孙中山,奉派东渡日本留学,任国民党东京支部执行委员兼宣传主任,主编《国民评论》。曾上书孙中山拥护三大政策,并领导东京支部与共产党员共同活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2):F0002
费哲民(1893-1978),海宁人,教授。辛亥革命后参加共和党。1913年去上海当店员,业余刻苦自学。1916年考入先施公司工作。“五四”运动后参加职工会活动,后又参加“救国十人团”,并主编《新国民》报。1920年,参加“五四”周年纪念大游行,遭军警打伤,不久接办劳工神圣社,后被迫解散。同年9月间。创办新文化图书馆和《自由杂志》,宣传革命思想。被军阀政府以“赤化工人、煽动罢工”罪名下令通缉,乃南下广州。1921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先后编辑《广州晨报》和《民治日报》副刊。8月随北伐军出发到桂林,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党务处宣传干事,主办《半周评论》和战地通讯社。1922年6月,因陈炯明叛变而被俘。8月脱险,潜回上海见孙中山,奉派东渡日本留学,任国民党东京支部执行委员兼宣传主任,主编《国民评论》。曾上书孙中山拥护三大政策,并领导东京支部与共产党员共同活动。 相似文献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