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地处云贵高原东坡的清镇市,特别在该市的西北部,是冰雹的重灾区,几乎年年都要受到冰雹的袭击,对工农业生产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危害极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虽然在每次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抗灾救灾,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但是这种事后被动的救灾始终难以弥补冰雹给老百姓造成的巨大损失,更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除冰雹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浪费,同时救灾工作也耗费了各国级领导同志和扩大干部的精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市各级各部门的干部特别是各级负责同志要把防雹减灾工作当作全市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当作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农业减灾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减灾,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抗御早涝灾害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以上的人口。特别是2003年国务院狠抓“一案三制”编制与建设以来, 相似文献
4.
5.
6.
人类即将迈向充满希望而又矛盾重重的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如何迎接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是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提出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农业加快了科技革命的进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孕育,本世纪中叶,产... 相似文献
7.
8.
水产业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农业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安徽省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出发,结合渔业生产的特点,分析了安徽水产业水灾、旱灾、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渔业水域污染灾害、风灾、低温灾害的危害性,并根据上述灾害的特点、发生时间、危害程度提出依靠科学技术,抢抓季节,因地制宜,落实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采取相应的防灾和减灾策略,开展渔业生产自救,尽早恢复渔业生产,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等建议,以便为翌年渔业生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认识滞后,观念陈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技创新的紧迫感、责任感不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仍习惯于一些传统的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相似文献
10.
姚清林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999,(6)
本文是《浅谈中国减灾管理的历史与未来》的下篇,全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减灾管理的特征,现代减灾管理的进步、优势与缺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减灾管理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提出了虚化与简化专业减灾管理功能与机构,分离专业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增强政府管理的统一性,实现大量减灾常规管理的社会行业化,及适时应变的“功转”调整等减灾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我国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形势,提出和论述了今后林业科技攻关应关注的8个研究重点:适宜性植被布局和覆盖率确定技术、抗逆性植被树种选择和繁育技术、珍稀动植物和湿地保护技术、目标型植被配置和优化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控及预警技术、兼容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制、林草资源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技术、生态效益快速监测和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以来,在规模的区域开发已经成为中国反贫困战略的突出特色,这也就决策了中国反贫困行动瞄准的直接对象不是贫困人口,而是贫困地区,即贫困县。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结束的最后关头,中国的贫困状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目前以县为单位的扶贫瞄准目标进行调整,以期提高下一阶段扶贫的目标瞄准率,加大扶贫资金对真正穷人的投入力度,做到“真扶贫、扶真 贫”。本文立足于这一点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进一步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场、农工、“三农”问题,一直是新疆兵团的热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工的收入。在农产品供不应求阶段,农工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增产和提价。但现在这两个方面都明显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靠老思路来增加农工的收入,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农业、农场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增加农工收入必须有新思路。一、用工业化的理念增加农工收入用工业化的理念增加农工收入,就是要确立“跳出农业抓农场”的工作思路。农业是弱势产业,依靠农业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农场要发展,经济总量上必须靠工业来支撑,因此,农场应大力发展场…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兴盛、民间社会力量的强大,在灾害救治领域体现出较为浓烈的救灾资源捐助多元化的表征:一是捐助主体的多样化,如同乡会、同业公会、政界、实业界、宗教界、文化界、军界及大量个体等;二是捐助方式的多样化,如营业助赈、捐薪、娱乐助赈、书画助赈、礼仪助赈、广告捐助等。这些救灾主体和如此的捐助方式,从救灾层面凸现了民国这一多元化社会的奇特景观,对今天更好地做好灾害救治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延梅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6):33-35
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编研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对分散零星的地质科技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②对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的深加工。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编研工作应从其特点出发,既要着眼当前,又要兼顾长远,要根据市场需求,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有条不紊,按工作程序进行。文章针对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就如何突破现状,适应形势发展,实现编研工作的创新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框架,为系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一核六系”为主体的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建立国土空间系统科学理论(“一核”),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国土空间综合监测与评估、优化开发、关键区带协同与融合、动态诊断与预警、整治修复与功能提升以及智能优化与管控技术体系(“六系”)。研究结论:(1)与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的实践需求和发展趋势相比,当前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供给相对不足,前瞻性战略科技研发明显滞后,科技短板还比较突出,亟需建立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2)“一核六系”国土空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基于内在的科学逻辑,有望形成整体性科技创新合力,共同为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提供科技支撑;(3)“一核六系”国土空间治理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由分散到集成,再到融合的协同创新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主体共同努力,要从重大研究计划、学科、平台、团队、国际合作等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以安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总结了安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概况、特点和主要做法,为今后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