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省份之间以及内部城市间经济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再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城市空间溢出效应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提供一个新的政策思路。实证部分以山东省17地市2001—2011年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较大,溢出效应大小与城市经济规模成正相关;溢出效应大小反映了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在造成山东城市经济差距的基本因素中,资本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技术次之,最后是劳动力。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落后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些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8~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外资的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FDI的资本供给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1998~2000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的资本供给效应,2001~2006年高技术产业FDI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显著,但是资本供给效应为正.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和出口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源跨区域的聚散,影响了金融网络中相关节点的信息传输与资金流通,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基于200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全样本和分样本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周边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适度的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过度抑制周边经济增长,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国家政策影响金融集聚对周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体现在倒"U"型曲线陡峭度的变化.因此,建议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建设,促进金融集聚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推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长三角16个城市2000~2011年的Moran’sI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用市场潜能作为反映空间溢出效应的指标,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影响与空间距离呈现反相关的关系,空间溢出效应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启示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的经济增长可以把空间溢出效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拥有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不仅可以助力实体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经济系统遭遇冲击时的缓冲垫,帮助企业抵御外部冲击,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最终走向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本地经济韧性的提升,同时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西部地区由于金融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空间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及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可得性测度,运用2003~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且其有效空间作用范围为100公里;有效距离范围内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增,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不同分位点的技术溢出效应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经济增长分位数增加,有效空间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发展趋势,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及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可得性测度,运用2003~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且其有效空间作用范围为100公里;有效距离范围内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增,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不同分位点的技术溢出效应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经济增长分位数增加,有效空间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发展趋势,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讨论财政支出的跨区溢出效应对于财政体制的设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地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圈内成员经济的空间互动性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内财政支出尤其是生产性支出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圈域内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储蓄率等对圈域经济增长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结合2006—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R&D人员投入、知识存量明显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各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效应;邻近省份的R&D资本存量、R&D人员投入、知识存量对本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知识存量的作用最大,R&D人员投入的影响次之,R&D资本存量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经济增长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要素积累所产生的知识和技术,会突破地理行政边界的限制外溢到相邻区域。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知识空间溢出的增长模型,检验知识空间溢出对工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要素投入以外,知识空间溢出是促进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邻近城市工业产出和要素投入的增加对本城市的产出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各地区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要格外重视技术吸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有利于知识空间溢出的各种环境。  相似文献   

13.
Lucas是第一个提出空间溢出效应概念的人,他将其定义为某一区域的经济增长对其他区域尤其是相邻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外部性的经济学本质。自从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提出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国沿海与内地、三大区域以及省份等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研究,而对城市层面的微观研究涉及并不多。潘文卿和李子奈㈦利用投入一产出法对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进行分析,提出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明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  &#  &#  &#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1):71-83
不同省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市场潜能是区域经济关联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企业经营行为分析的市场潜能、溢出关联及省域经济增长研究模型,揭示出市场潜能通过溢出关联影响省域经济增长的规律。然后,基于1997-2012年31个省级区域的数据,在省域经济关联的背景下,分别运用非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三种异质性市场潜能——本地市场潜能、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对省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弱与显著性。实证表明,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驱动作用强劲,但贡献率不大;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显著;而本地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对省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显著,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对经济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交叉项分析表明,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分别与本地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而国内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省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市场潜能是区域经济关联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企业经营行为分析的市场潜能、溢出关联及省域经济增长研究模型,揭示出市场潜能通过溢出关联影响省域经济增长的规律。然后,基于1997-2012年31个省级区域的数据,在省域经济关联的背景下,分别运用非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三种异质性市场潜能———本地市场潜能、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对省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弱与显著性。实证表明,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驱动作用强劲,但贡献率不大;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显著;而本地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对省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显著,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对经济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交叉项分析表明,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分别与本地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而国内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溢出效应.卢卡斯就部门间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设计了一个两部门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城市与农村两区域模型,有利于对当前中国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城市,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大多表现为本区域的内溢性;而在农村,却较大程度地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外溢性.  相似文献   

17.
数据要素成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引擎,经合组织于2021年推出了“双支柱”方案,拟推动对跨国数字企业全球利润的国际分配。本文利用空间似不相关模型,验证了数据要素创造价值的复杂路径体系,估算了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与非数据资本要素结合共同创造了国内增加值;一个经济体的数字经济水平提高时,数据要素增加会对其他经济水平相近的经济体产生正溢出效应;非数据资本要素投入增加也会加强正溢出作用,劳动力要素的增加会减弱该作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入对数据要素创造价值具有重要助推作用。据此,本文对经合组织“双支柱”方案的思想进行了若干评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溢出效应.本文以卢卡斯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创建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城市与农村的两区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城市只进行城市内部的内溢性,而在农村很大部分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外溢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利用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考察数字技术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影响关系、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且具有长期增长效应,而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是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区域异质性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数字技术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利用浙江省1990—2006年经济增长数据,构造浙江省的空间位置权重矩阵,研究各县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浙江省极少数县市与相邻县市没有空间溢出效应,少数县市存在单向的溢出或反馈效应,而绝大多数县市和相邻县市都存在双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溢出是较强的正向溢出,从而解释了浙江“共同富裕“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