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整个经济运行更是呈现出许多引人关注的新规律、新特点,这在工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对新规律、新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是指导广州经济进一步发展,实行有效宏观调控的基本前提。我们仅就工业增长中的一些问题,从实证角度提出一些结论性意见。一、工业增长主动因在传统体制下,由于生产与市场割裂,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主要受到来自资源供给方面的约束。资源供给增多,速度提高,供给减少,则速度下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广州经济发展已从资源约束转向  相似文献   

2.
价值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价值是否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有没有价值?这个五十年代经济学界曾争论过的问题,近因孙冶方同志的《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一文的发表,重新引起了讨论。从《经济研究》及其它一些刊物登载的文章看,对于孙冶方同志关于在社会化生产中劳动产品  相似文献   

3.
经济快速增长本来是不应该和通货紧缩同时并存的。按经济学理论讲,经济快速增长,是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出口的需求)增大的表现,它会扩大就业,并易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紧缩则不仅导致物价下跌和失业增加,而且导致经济下滑甚至衰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浦斯曾利用英国一百年的统计资料,描绘出一条曲线(即菲利浦斯曲线),表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症结所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增长受到制约。与工业等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有机构成不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因此,农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比1999年的2.8%的增幅略有下降。而这一增长率在1995年、1996年为5%,1997年、1998年则下降为3.5%。据初步统计,在农业总产值的构成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为55.7%,比上年下降1.9%。受严重旱灾  相似文献   

5.
一、费解的现象 1986年,广州市工业生产比上年增长4.28%,其中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总产值仅增长3.5%,实现利润下降12.2%。与全国十大城市(三个直辖市、七个计划单列市)相比,工业生产年增长速度由1985  相似文献   

6.
张天森 《经济管理》2001,(17):23-2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最先受益者,1978-1985年,我国处在以农村土地承包制为特征,以农村经济改革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是以农业经济调整增长为特征,第一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高于7.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32%左右,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年均上升6.2%,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下同)平均每年增长15.2%,此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各种税费加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随着下降,1996年全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比1985年上升2.3倍,年均上升11.5%;但农民纯了入只增长55.5%,年均增长4.1%。从1997年到2001年一季度,由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现大幅度下跌态势,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幅减缓,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原因何在?本文现从价格、成本、规模、负担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翔 《技术经济》2004,23(1):30-3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下降了6个百分点.分别是8.91%和2.89%(扣除物价因素)。这其中主要是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幅下降所导致的.1998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出现的首次下降。在农村居民内部人均纯收入水平分配差异也逐年加大.半数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处在平均水平以下。以中等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为100.最低收入组与中等收入组和最高收入  相似文献   

9.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合理增长速度,使之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既是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良性循环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改革初期,由于改变了长期实行的低收入、低消费政策,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极大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逐渐呈下降趋势。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缓慢,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过于缓慢,加上边际消费倾向降低,投资率居高不下,成为近年来需求不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及特征、各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一个值得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的结论.同时,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及特征、各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一个值得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的结论。同时,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当亚洲经济开始起步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战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两个文件上建立起来的新的世界市场和国际经济结构和秩序的含义,也极少有人意识到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能够成为后来此地区最成功最流行的发展战略.最初,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对本地区各国和地区无不是试探性的或被动的.中国和印度这样资源均衡的大国出于模仿和全面追赶工业化国家的目的,采取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自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国家则在新的政治条件下,寄希望于利用殖民地时代留下的国际生产与交换渠道,通过扩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结构性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岳平 《经济纵横》1999,(11):53-55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及体制性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利娜 《经济论坛》2005,(12):104-106
一、陕西省农民收入基本现状的认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陕西省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然而,近年来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却趋缓,1995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63元,为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6l%。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陕西多880元,陕西农民收入只为全国水平的64.5%,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从1998年至今,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差距基本稳定在35%左右,没有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16.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俊萍 《经济师》2003,(3):168-169
占中国人口 64 %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 1 997年后明显放慢 ,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与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阻碍。因此 ,应切实消除阻碍农民增收致富的体制性因素 ,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之举  贾鸿 《经济师》2003,(4):159-160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这是我国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 ,农业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得不到解决 ,农民负担过重 ,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等。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 ,必须相应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包括减轻农民负担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  相似文献   

18.
农民作为微观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其收入对生产、消费、价格、供求等微观经济因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其收入状况和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起重要作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消费的预算约束是硬化的,因此,很长时期内,农民消费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形成了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基尼系数较大(0.3以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上的重新构建,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减少,尤其是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农业生产结构的逐步多元化(除粮食生产外,从事经济作物、林、畜…  相似文献   

19.
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首先要回答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货币中性”的问题还是应该区分短期和长期来考虑。因为在经济学中,“长期”是从本质上有别于“短期”的概念,并非是“短期”的简单加总,货币政策在短期内的有效性状况不能推广到长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伶 《经济师》2002,(5):78-79
文章从我国消费不足这个现象入手 ,分析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尤其是预期收入对人们的消费影响 ,试图找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