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选择非永久迁移是在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而这种非永久迁移却给经济增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促进农民工定居城市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在促进农民工定居城市过程中的利益格局,从协调城乡间利益矛盾,减少制度变迁摩擦成本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定居城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同时考虑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中国式分权视角,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现象进行解释.理论分析表明,在由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相互嵌入构成的中国式分权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政绩,具有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动机.利用2000年~ 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式分权下的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为了实现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中国需要对现行财税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机制进行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地方政府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竞争体制双重背景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文章试图构建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三因素理论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三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的行为策略。通过对A省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追求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种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取得的,而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是由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造成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而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和制度供给失当则对强化二元结构的非均衡城市化制度安排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转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首先要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征地制度、土地财政制度、城市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般理论认为财政分权有利于各级政府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强化地方政府及各部门的利益,调动了地方政府及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地方财政收入以至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财政分权体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指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庞大而又特殊的新型社会群体(农民工).该文的城市化模型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解释了这种模式赖以产生的根源.城乡移民是中国城市化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户籍壁垒和均分的农地制度安排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所以必须深化改革,从制度层面消除不利于农民工向现代化的市民转化的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形成了GDP增长的经济政治激励机制,在促进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长期忽视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导致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短缺和城乡间、地区间的不平衡。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的现状,必须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明确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城镇化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我国城镇化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1]。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迁移直接推动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实地调查数据的整理,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影响最大,土地、非农工作经验或技能、城市就业与收入等传统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居住环境与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正成为新兴影响因素,而人均收入这一变量对迁移意愿影响不再显著,但正相关的关系仍然存在。最后基于回归结果和多项分析,提出政府可以在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就业机会和解决住房问题等方面努力,解决我国城镇化和劳动力迁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拉美和非洲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与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典型代表。两个地区在人口与劳动力的迁移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度城市化”的现象。对这两个地区的人口与劳动力迁移过程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来自于市场化取向的渐进式制度改革及其所带来的资源配置和激励改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不完全所带来的矛盾开始凸显。在诸多问题中,缺乏永久迁移的不完全城市化、农村土地产权的不稳定性、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征用三个问题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