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月2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郑州市启动并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郑州高新区正式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同时被批准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还有天津高新区、广州高新区和苏州高新区。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标志着郑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发展思路得到了国家的肯定。这既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也是郑州市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将有力支撑郑州市“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河南在国家创新体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沙高新区麓谷经过20年的辛勤耕耘,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版图中奠定了自己的时代坐标,2011年,长沙高新区以迎接建党90周年和长沙高新区进入国家队20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这条主线,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麓谷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平安和谐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宝鸡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同意该区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这昭示着宝鸡高新区在打造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加快自主创新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10,(6):F0002-F0002,1
作为刚刚获得国家科技主管部门批复建设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合肥国家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家批准的全国首批27家国家高新区之一,是安徽省唯一的国家高新区,也是合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城市西部组团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5.
3月2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同意启动并开展创新型园区建设工作,天津高新区与苏州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广州高新区等4家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1日,南中国大地春和景明,阳光明媚. 广州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广州科学城召开.来自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国家高新区协会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政策研究部门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广州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良好基础和阶段性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建设方案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论证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培植高新技术的"种子田"、科学发展先行者的广州高新区,申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正逢其时.这也是全国首个获得科技部专家论证会通过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杨峥嵘 《中国高新区》2014,(12):144-149
正长沙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先后7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全区现有各类企业4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473家。园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14位,中部地区第2位,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6位。近年来,长沙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五个一"的举措助推"人才特区"建设,坚持围绕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引进人  相似文献   

8.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11年9月15日,国家高新区掌门人会聚宝鸡高新区,群贤毕至,共谋发展。作为国家高新区一员,宝鸡高新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亦演奏出动人的华彩乐章。科技部批准了宝鸡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西部首家获批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一年来,宝鸡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快马加鞭:"宝鸡·中国钛谷"钛产业集群跻身首批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试点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宝鸡高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12日,威海火炬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得到科技部批准,标志着威海火炬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山东惟一人选的高新区。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推进国家高新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是所有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进行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的重要抓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高新区的探索和尝试,对推进国家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4日,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建成三类园区的发展目标,即世界一流园区、创新型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2006年10月,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成都、武汉东湖等6家高新区先行,通过考核验收。成为首批世界一流园区。2008年初。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被列入了科技部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