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目前,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本文将从股票期权的实质和会计概念的角度出发,主张股票期权的“费用观”的看法,并针对费用观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使用“所有者权益”这一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使用“所有者权益”这一概念的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刘菊珍《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笔者认为,对“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要素名称的使用,似可探讨。在当代会计文献中,可用于取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美国会计也陷入“信用沼泽”(柴慧,200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假账大量盛行,CEO利润、CFO收入、书记工资、主任成本、厂长费用、经理效益比比皆是,CPA公信力降至低谷。  相似文献   

4.
费用是我国六大会计要素之一,“费用”一词很平常但又很专业。一直以来,对于什么是费用,我国会计界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本就费用谈谈自己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期末结算后,经有关部门或人员查证会计事项中有涉及损益方面的错误,如:多计费用或多转成本使上年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少数费用或少转成本,使上年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这些都应按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调整。学术界有人认为,只有本期发现属于以前年度重大差错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进行核算。而本期发现属于以臆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事项,不必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进行核算。只要将以前年度少计或多计费用在本期补计或减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就行。  相似文献   

6.
浅谈“研究发展费用”的会计处理钱雪明从目前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国外著名大企业来看,“研究发展费用”支出将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费用支出中占很大比例。“研究发展费用”支出项目的会计处理也将在企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一、“研究发展费用”项目的会计要素归属问题根...  相似文献   

7.
贵刊1996年第6期发表了陈一同志《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一文(以下称为《陈文》),读后认为文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认为:“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大修理支出借记‘累计折旧’帐户可体现固定资产净值的增加,是合理可行的。而通过以后期间的提取折旧,这笔大修理费用又可分摊到各受益期,实现了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对这段文字稍作分析,笔者认为《陈文》对某些概念有些模糊:1.影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的是固定资产原值而非净值,亦即净值的增减不能引起每期折旧额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方慧 《会计研究》2003,(8):36-38
自安然、世通事件爆发以来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目前 ,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存在两种观点 :“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本文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度以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经济实质的探讨出发 ,主张经理人股票期权报酬成本应当确认为费用。  相似文献   

9.
《上海会计》1999年3期发表吴明烨同志“是销售成本还是销售费用?”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吴文认为: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借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而按购进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的差额,以转作期间费用处理为宜。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一、按照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照《通知》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属于存货成本的一部分,并构成商品产品价值。既然属于存货成本的这部分增值税差额已经丧失了继续…  相似文献   

10.
罗辉 《财政监督》2007,(7):17-19
所谓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本量效”分析,其内涵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公共支出项目,对其成本(投入)、业务量(产出)及其绩效(效果)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综合分析。由于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身的特殊性,“本量效”分析中所涉及的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与企业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中所涉及的三个概念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从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3E+1F”原则出发,来构造具有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特点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会计》1996年第2期刊载《会计理论中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作者倪斋晖,以下简称《倪文》),认为“会计假设则是指人们根据其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认识,而就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作出的假定性命题。因此,它正是会计理论的出发点,或者说,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出来的。”笔者对于倪文所述会计理论来自“会计假设”,以及实际上将“会计假设”从会计理论中分离出来的观点,持有异议,愿提出来共同商榷。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价等“会计假设”,是人们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进行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费用粘性是近年来国外会计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费用粘性对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习性模型乃至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在界定费用粘性概念基础上,从基本特性、决定因素和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对国外已有的费用粘性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最后针对我国费用粘性研究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读本刊1981年第1期,娄尔行、石成岳两同志写的《建立我国会计理论体系》,从八个方面设想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其中第三点,关于会计假设、会计概念和会计原则一段话:“第二步是确定会计概念。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不说它科学的话)会计既要应用一部分其它学科的概念,也要具有本学科自身的概念,诸如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费用、成本、收入,利润等等都是会计学自身的概念,应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由是而联想到  相似文献   

14.
“非转经”是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简称。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收节支活动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转经”正呈上升趋势,但对“非转经”事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些人至今还不够清楚。为此,本文试作粗浅的介绍。一、“非转经”前的会计处理“非转经”前的会计处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将旧的房屋转为经营性资产时,进行改造或装修所发生的会计处理。其具体方法是:(1)发生改造或装修费用时,借记“经费支出”(事业单位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2)改造、扩…  相似文献   

15.
向煜 《理财》2001,(1):30-30
大会计论认为,外国学者的真正倾向性意见是把会计分成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近似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学和经济活动分析学。 1982年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协会提出新的会计概念,在会计这个大概念中包括管理会计和审计两大部分。除审计外,一切会计(包括筹措资金,编制财务计划与核算,进行财务控制,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都属于管理会计。这受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管理委员会的赞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主要的委员会正在努力就此达成一致意见。   把会计看成记账、算账、报账的纯粹的“价值核算”系统,仍属于“会计是工具”的…  相似文献   

16.
陈群芳 《上海会计》2001,(12):62-63
贵刊2000年10期刊登了刘玲同志的文章《浅谈长期投资费用的会计处理》(以下简称刘文)。该文认为:相关费用不能计入长期投资成本,应单独核算,直接或分期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其具体会计处理为:在取得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相关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若金额较大,可先借记“待摊费用”科目,以后分期摊销计“以资收益”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笔者认为不妥,还是《企业会计准则》将相关费用计入长期投资成本为宜。现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何谓“成本”?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会计学的"成本"概念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广义的、多维的概念体系。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1923年在《制造费用的经济学研究》(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Overhead Costs)提出的“不同目的,不同成本”(Different Cos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思想奠定了会计学多维成本概念的理论基础。然而,如今的会计学“同源分流”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这两个会计分支基于不同目的,对产品成本采用不同的成本概念,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利润概念。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概念,…  相似文献   

18.
龚志强 《上海会计》1999,(12):36-37
当前,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与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而有所转变。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会计人员较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或有”这个西方会计中早已确立、我国会计业务中也客观存在的概念和相关的事件,对于当前的会计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顾名思义,“或有”就是对某项事件的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具有潜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无法在事前加以确认。在目前会计业务中,“或有”这个概念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试举几例:1.应收票据贴现。按照…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于会计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所以,新制度创新引入了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虚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开启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新纪元。一、“虚提”折旧的概念 “虚提”折旧是指,按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并一次性计入“教育事业支出”等科目;在预计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确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额,折旧不计入成本和费用,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以非财务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成本,基于对成本会计计量本身局限性的认识,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耗费的重新解读,将机会成本、沟通障碍成本、重复性活动成本、制度漏洞成本、无效的时间耗费成本等“非会计成本”进行逐一剖析.旨在引导广大的财务工作者“跳出财务看财务”,打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职能壁垒,搭建成本核算与企业管理决策新的连接桥梁,有效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