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所得税会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它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再加之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之变得较为复杂。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审计,应着重检查其帐务处理的正确性与合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纳税所得额核实确认审计,二是会计核算审计。 一、应纳税所得额核实确认的审计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期间收入总额减除因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其他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审计,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进行:1收入总额真实性的审计。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在每一纳税年度的…  相似文献   

2.
刘虹 《绿色财会》2003,(6):37-38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同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全面开征企业所得税.按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出的会计所得与按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所得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全部收益与支出的差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在此基础上再作必要的纳税调整后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才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但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中有其特别之处及技巧.  相似文献   

3.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同年国家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全面开征企业所得税。按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出的会计所得与按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所得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全部收益与支出的差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在此基础上再作必要的纳税调整后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才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但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中有其特别之处及技巧。一、工资薪金支出的调整1.工资薪金支出的范围依据国税发(2000)84号文,“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  相似文献   

4.
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状。产生这两者差异主要原因是各自所依据的法规制度不同:会计所得是根据会计法规,反映在会计帐面的会计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规定而确定的企业应纳税所得。会计所得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相似文献   

5.
涉农税制改革系列问答(十二)徐增宏37、如何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答: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是由纳税人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而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得税纳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主要是根据纳税检查查出的问题性质来进行的,可概括为如下两类: (一)对于查出的纳税调整误差额的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也就是说,目前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两者有一定差异,因此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即纳税人填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两者所遵从的观念、规则及目的不同,不容混淆。会计所得是按着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核算的利润总额,着重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及企业管理的效益,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其核心在于对经营成果的客观揭示。计税所得,即应纳税所得额,是出于征税的目的,按着税法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对企业收入和费用扣除计算的所得,是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的基础,其核心在于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所得税的征纳关系,以配合国家征税需要,防…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是国家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所得征收的一个税种。所得税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正确计算所得税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性。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是正确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核心,而企业...  相似文献   

9.
企业按照财会制度计算的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或亏损总额(以下简称“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一个时期的利润或亏损总额(以下简称“纳税所得”)之间由于包括的内容和时间不同而产生差异,由此导致会计上和税收上对应纳所得税的计算也出现差异。因此,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要以税前会计利润为基础,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加以调整计算出纳税所得,据此计算和缴纳所得税。企业在年终计算应交所得税时,要按照财政部制定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要求,以税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做好纳税调整。一、税前会计利润与…  相似文献   

10.
一、时间性差异及其类型时间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会计利润与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或若干会计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转回。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税法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不同于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期;二是税法允许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采用不同于确定利润总额的会计方法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就理论上而言,时间性差异可分为以下二种:即某些收入按会计法规规定计入会计利润的期间,要迟于或早于按税…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最近颁发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其中重点涉及两个利润概念,一个是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等计算的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另一个是按照税后的有关规定计算的一个时期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所得。这两个概念的出现,是我国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和新的税收制度后,会计和税收各自相对独立和适当分离原则的体现,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不仅要求我们要在观念上的彻底转变,而且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其会计处理熟练掌握。下面结合本人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  相似文献   

12.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总说明规定:“企业应当在社会性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其初始人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并增加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最短年限为:(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社会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所依据不同的理论及不同的法规,由此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不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一定时期应交的所得税通常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结果,而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则根据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别。农业企业按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将社会性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一次性确认为当期社会性支出,即一次性提足折旧与税法分年限计提折旧所产生的差异,是由于对累计折旧确认的时间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它应属于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农业企业一次性计提折旧的当期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但不得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下面举例说明农业企业执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由于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对农业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核算而得出的一个时期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应税利润是指根据国家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所得额,它是企业申报纳税和税务机关核定企业应纳所得税的直接依据。由于会计和税收属于经济领域中  相似文献   

14.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融投资和经营活动等进行规划,达到企业税负最小化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项管理活动,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优化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增强税收法律意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的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所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降低企业税负,可以从收入的取得,准予扣除项金额的扣除,税率的选择及相关税收优惠等方面来进行筹划,从而达到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减轻企业的税负,增加税后利润总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是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虽存在密切联系,但由于各自的目标、服务对象不同,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分离。而纳税人既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报告财务信息,又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纳税。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必须掌握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然后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正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申报纳税,并进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需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对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需按接受捐赠时非货币性资产本身的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对接受捐赠存货、捐出方代为支付的增值税额,也应包括在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如果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是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一定时期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本文拟就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谈谈所得税会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所得税会计是指以税法为准绳,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方法,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确定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并全面履行缴纳所得税义务工作的一种专门会计。其内容包括:会计期间、递延所得税项目、经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货币计量和外币折算,收集、记载企业各类所得的会计信息,整理分析及核算和确定应纳所得额定期编制和提供所得税报表并及时反映所得税的上缴情况。狭义的所得税会计是分析、研究、处理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分离状态(情况)下的差异额及其纳税影响额,确定税款支出(或减免)金额的一…  相似文献   

19.
财金大势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仍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20.
所谓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税前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和程序确认的经营成果;应税所得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所得。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目标、法律依据和核算规则上的不同,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也会产生差异。企业本期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是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还是按应税所得计算,对这个问题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简介我国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