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本文基于财政政策盯住目标GDP增长率和目标赤字率的特征事实,依据中国实际GDP增长率是否达到目标GDP增长率确定常规与非常规两个区制,构建非线性财政政策规则;由估计非线性财政政策规则所得到的预测残差的累积分布函数构建正向与负向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指标,进而采用VAR模型考察两类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正向(负向)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指标能够准确刻画财政政策的非预期宽松(紧缩)调整;正向(负向)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会对产出产生正面(负面)影响并引致政府债务规模的攀升(缩减).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把握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与节奏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实证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GDP、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价格、短期利率和劳动市场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政府支出对GDP的效应较弱;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挤入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短期效果明显,但缺少持久性,而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更持久,但短期效果相对要小;税收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效应均为负向,在我国减税可以有效刺激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增加,尤其是对私人投资的刺激效应更为明显;政府支出对价格和短期利率均有正向效应,税收对价格和短期利率均有负向效应;政府支出对实际工资和失业率有负向效应,税收对失业率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利用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变量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短期内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则更为长远。此外,财政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及理念的不断改变,银行卡消费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消费方式,本文试着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银行卡消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GDP达到116694亿元,全年经济增长9.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对外贸易增长37.1%,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止跌回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大幅度上涨、信贷规模超常增长的现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迈上一个新台阶。与积极财政政策出台时相比,当前财政政策运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是逆周期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财政政策乘数高低体现了宏观政策的效果,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IS-LM的拓展模型,估计得到2002-2017年间的财政支出乘数在0.58到0.67之间,税收乘数在-0.22到-0.18之间,私人投资乘数在1.16到1.8之间,财政支出乘数较以往研究有较大的下降,沿用传统的刺激需求政策不可持续.通过对财政支出乘数传导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政府投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所抵消,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带动效应也受到财政支出挤出效应的抵消,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可以减少财政支出挤出效应.最后基于分析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日推出了闫坤教授等完成的《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2008—2009)》一书。这本书,以季度为单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变化、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细致的跟踪分析,并对这一时期我国财政、金融、税收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龙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7-10
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运行两个方面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1)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预期目标,实施该政策要比不实施该政策要好。如果企图通过一直实施该政策来实现预期目标,则财政风险是存在的;(2)我国国债在总量上不存在风险问题,财政风险主要存在于结构上。 相似文献
12.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war Shah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6,13(4):437-46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ddress a central question in fiscal federalism - whether or no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mplies
serious risks for fiscal discipline and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for the nation as a whol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important
issue by drawing upon the existing evidence regarding macro management and fiscal institutions in federal and unitary countries.
This is supplemented by cross country regression analysis plus the analysis of two case studies: the Brazilian federation
and the unitary regime in China.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decentralized fiscal systems offer a greater potential
for improved macroeconomic governance than centralized fiscal regimes. This is becaus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re recognized and they shape the design of countervailing institutions in federal countries to overcome adverse incentives
associated with incomplete contracts or the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or with rent seeking behaviors.
JEL Code E6 · H7 · H1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一直在高位徘徊,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收集2004年1季度~2009年1季度的最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模型,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和贡献率.由实证结论发现:宏观经济因素与不良贷款余额负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对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贡献度最大,每增加1%会导致不良贷款平均降低0.0249%和0.0248%;宏观经济因素对降低不良贷款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可通过扩大内需、改善商业银行的外部信用环境等措施间接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50-53
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了199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所有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建模时设定的符号相一致,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考察的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考察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变化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和国际比较,并选取福建省2002~2006年数据,以线性回归分析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与减免税政策间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从体系设计、作用环节对象、政策工具选择和税制因素等方面指出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3年基层人民银行既要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又要保持贷款适度增长,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将二者相结合,笔者认为需要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与高效履行央行职责紧密结合,即坚持做大总量、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妥善应对贸易摩擦这一角度分析了稳健财政政策的运用问题,并结合近期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宏观调控的财税政策,探讨了相关财税措施的效用与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股票价格、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立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4)
本文对包含股票价格在内的新凯恩斯模型的结构方程进行估计,分析了股票价格和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认为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波动密切相连,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平滑经济波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的宏观调控效果,得到的结论是,将股票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会改善货币政策效果,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