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生态旅游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着重阐述了生态旅游内涵的三个层面 ,即 :作为旅游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 ,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 ;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对生态旅游认识在目的或责任、资源及产品等方面的泛化现象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关于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对生态旅游的几点认识和森林公园在开展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对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实践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深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概念的界定,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认识;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表现;深入分析了产生脆弱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生态旅游资源脆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开发成都市府南河流域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成都市府南河的旅游市场,源头旅游价值,流域深度开发等进行分析。提出开发府南河源头漂流运动项目的设想,并对此进行了设计。测算结果表明,府南河源头漂流运动项目效益十分可观,年利润可达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生态旅游定义的回顾基础上,从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与内涵两方面,分析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体现不足,提出伊春必须建立内涵型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思想,指导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与服务设施的开发管理,推动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界定和归纳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并揭示了它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必须从发展理论到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刻变革,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相协调,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依托、动力3方面分析德化县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具有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政策保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指出德化森林生态旅游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缺乏整体策划、管理不够规范,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资源粗放开发、盲目利用5个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德化森林生态旅游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理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理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创出地方特色品牌等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为 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的时兴模式 ,其概念于 1 986年墨西哥举行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提出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态旅游是“无为型”旅游 ,指旅游者的行为不损害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 ,旅游设施的建造不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二是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生态景观为对象的旅游 ,包含着更多回归大自然的色彩 ;三是生态旅游注重营造人工生态景区 ,如生态公园、生态农庄、城市园林等 ,具有更多的休闲、体验、参与、科普等乐趣 ,对生态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近年来年增长…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感知某一景观区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为目的的,以协调人类文化圈与生物圈综合关系为宗旨,并带动当地社会与经济良性发展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地处滇中腹地的双柏县是一个人口只有15万人,森林覆盖率达83.9%,有5486种植物,1700多种野生动物,全年平均气温15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四季如春的“绿海明珠”之美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的内涵决定了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特色优势,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具有一定自然生态景观、社会景观和环保教育区域所开展的观光、参与、研究等活动,并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综合其开发现状与前景,提出黄土高原的七大分区策略,并对每一个分区的开发主题进行了定位。分别是:太行风光生态旅游区、黄土风情生态旅游区、汾渭谷地文物古迹生态旅游区、草原风沙景观生态旅游区、宁夏回族生态旅游区、兰州综合生态旅游区、青东高原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它有特定的内涵和概念,发展生态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要求。要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规划先行,强化生态教育,完善服务设施,注重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社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社区生态旅游业存在的社区的不平等和互相冲突、社区居民参与程度的问题、社区生态旅游利益分配的难题等相关问题,并期望借此结果对未来的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生态旅游教育与游憩教育、制定社区可持续旅游的公共政策、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体制、创造社区平等的氛围等建议,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态旅游 促进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福建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述生态旅游与生态省的客观联系,提出以生态旅游促生态省建设的思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内涵出发,阐述两者的概念及特点,指出两种旅游方式的共同点及联系,并从不同角度对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包括两种旅游方式产生背景的差异,旅游动机的差异,旅游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服务要求的差异,社会功能的差异和出游人口特征的差异等。指出在选择开发两种旅游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依据自身的客源地市场特征进行旅游市场定位,依据自身的资源特征进行旅游规划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构建生态旅游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实现该模式的途径,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类型、实践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生态旅游在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外部不经济性的体现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论文中作者分析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形象设计的自然、区位、市场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总体形象,同时从理念和视觉进行了黑龙江生态旅游形象的分析,并提供了通河和铧子山两个生态旅游形象设计案例,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